结肠糜烂的症状和治疗方法有哪些

消化内科编辑 医普观察员
14次浏览

关键词: #结肠 #症状

结肠糜烂的症状主要有腹痛腹泻、黏液便、便血、里急后重,治疗方法包括饮食调整、药物治疗、内镜治疗、中医调理、手术治疗。

1、腹痛:

结肠糜烂患者常出现左下腹或脐周隐痛,进食后加重,排便后缓解。疼痛可能与肠黏膜炎症刺激神经末梢有关。轻度疼痛可通过热敷缓解,持续剧痛需就医排除肠穿孔等并发症

2、腹泻:

表现为每日3-5次糊状或水样便,严重时可达10次以上。肠黏膜损伤导致吸收功能障碍是主因。可口服蒙脱石散等黏膜保护剂,同时补充电解质防止脱水。

3、黏液便:

粪便表面附着白色或透明黏液,是肠腺分泌亢进的表现。需与感染性肠炎鉴别,必要时进行粪便培养。避免进食辛辣食物可减少黏液分泌。

4、便血:

鲜血与粪便混合或附着于表面,提示黏膜血管破裂。少量出血可用云南白药等止血药物,大量出血需急诊内镜下止血或血管介入治疗。

5、里急后重:

排便后仍有便意却无粪便排出,与直肠炎症刺激有关。温水坐浴可缓解肛周不适,严重者需使用美沙拉嗪栓剂局部抗炎。

结肠糜烂患者应长期保持低纤维、低脂饮食,避免酒精及刺激性食物。推荐食用蒸南瓜、山药粥等易消化食物,每日补充足量维生素。适度进行太极拳等舒缓运动,避免剧烈跑跳。定期复查肠镜监测黏膜修复情况,出现体重下降或贫血症状及时就诊。保持规律作息与情绪稳定有助于减少复发,睡眠不足可能加重肠道炎症反应。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