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区别1型和2型糖尿病 认识两种糖尿病类型

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的区别主要体现在发病机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式上,主要差异包括发病年龄、胰岛素依赖性、起病速度、肥胖关联性和自身抗体阳性率。
1型糖尿病属于自身免疫性疾病,胰岛β细胞被破坏导致胰岛素绝对缺乏,患者体内可检测到谷氨酸脱羧酶抗体等自身抗体。2型糖尿病以胰岛素抵抗为主,伴随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减退,与遗传、肥胖等因素相关,无自身免疫特征。
1型糖尿病多见于青少年,起病急骤,典型表现为多饮多尿、体重骤降及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中老年高发,起病隐匿,早期常无症状,部分患者以皮肤感染或视力模糊为首发表现。
1型糖尿病确诊后需终身胰岛素替代治疗,停药易引发酮症酸中毒。2型糖尿病初期可通过口服降糖药控制,随着病程进展可能需联合胰岛素治疗,但非绝对依赖。
1型糖尿病患者体型多消瘦,急性期常伴酮尿。2型糖尿病患者超重或肥胖比例达80%以上,常见高胰岛素血症,合并代谢综合征概率较高。
1型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进展更快,视网膜病变及肾病风险更高。2型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更突出,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约为普通人群的2-4倍。
建议定期监测空腹及餐后血糖,1型糖尿病患者需严格遵循胰岛素注射时间表,2型糖尿病患者应控制每日总热量摄入并增加有氧运动。两类患者均需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尿微量白蛋白检测及神经病变筛查,注意足部护理避免外伤。血糖控制目标需个体化制定,1型糖尿病糖化血红蛋白建议控制在7%以下,2型糖尿病可适当放宽至7.5%以内。出现持续高血糖或反复低血糖时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