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痹性肠梗阻是怎么形成的?

消化内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11次浏览

关键词: #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

麻痹性肠梗阻主要由肠道神经肌肉功能紊乱引起,常见原因有术后肠麻痹、电解质紊乱、腹腔感染、药物副作用及代谢性疾病。可通过胃肠减压、纠正电解质、控制感染、停用致病药物及治疗原发病等方式改善。

1、术后肠麻痹:

腹部手术后肠道蠕动功能暂时抑制是常见诱因,手术创伤导致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抑制肠道蠕动神经反射。临床表现为腹胀、排气排便停止,听诊肠鸣音减弱。需通过早期下床活动、咀嚼口香糖刺激迷走神经、胃肠减压等措施促进功能恢复。

2、电解质紊乱:

低钾血症是导致肠麻痹的关键因素,血钾低于3.5mmol/L时会影响肠道平滑肌电活动。长期呕吐、腹泻或利尿剂使用可能引发低钾。患者常伴肌无力、心律失常,需静脉补充氯化钾并监测心电图变化。

3、腹腔感染:

腹膜炎、阑尾炎等炎症刺激腹膜时,炎性介质直接抑制肠蠕动。患者除腹胀外多伴有发热、腹膜刺激征,血常规显示白细胞升高。需使用头孢类抗生素控制感染,严重者需手术引流。

4、药物副作用:

阿片类镇痛药通过激活肠道μ受体抑制蠕动,抗胆碱药如阿托品可阻断副交感神经传导。长期使用这类药物需配合促胃肠动力药,出现肠梗阻症状时应及时停药。

5、代谢性疾病: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等代谢异常会改变肠道内环境,高血糖导致肠神经病变,氮质血症影响平滑肌收缩。需积极控制血糖、透析治疗,同时补充B族维生素营养神经。

预防麻痹性肠梗阻需保持规律饮食,每日摄入20-30克膳食纤维促进蠕动,如燕麦、芹菜等。术后患者可进行腹部顺时针按摩,每小时更换体位。避免长期卧床,每天至少步行30分钟。出现持续腹胀伴呕吐应及时就医,禁止自行使用泻药以免加重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