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在中医中归属为什么?

心绞痛在中医中归属于胸痹范畴,主要与气滞血瘀、寒凝心脉、痰浊闭阻、心肾阳虚、心脾两虚等因素有关。
情志不畅导致肝气郁结,气机阻滞则血行不畅,心脉瘀阻引发胸痛。治疗需疏肝理气活血,常用血府逐瘀汤加减,配合针刺内关、膻中等穴位。发作时舌质紫暗、脉弦涩是典型表现。
素体阳虚或外感寒邪,寒凝经脉使气血运行受阻。症状多见猝然心痛、遇冷加重,可用当归四逆汤温阳散寒,艾灸神阙、关元穴以温通心阳。患者常伴四肢不温、面色苍白等虚寒体征。
过食肥甘厚味损伤脾胃,痰湿内生上犯胸阳。临床表现为胸闷如窒、体胖痰多,方选瓜蒌薤白半夏汤化痰通络,配合足三里、丰隆穴健脾祛湿。舌苔厚腻、脉滑是辨证要点。
久病或年老导致心肾阳气虚衰,无力推动血液运行。症见心悸气短、腰膝酸软,治宜参附汤合右归丸温补心肾,灸命门、肾俞穴培元固本。夜间症状加重、脉沉迟无力是其特征。
思虑过度或饮食失调损伤心脾,气血生化不足。表现为隐痛时作、纳差乏力,归脾汤加减可益气养血,针刺心俞、脾俞调理脏腑。多伴有失眠健忘、唇甲色淡等血虚症状。
胸痹患者日常需注意保持情绪平稳,避免剧烈情绪波动;饮食宜清淡温软,少食多餐,忌食生冷油腻之物;适度练习八段锦、太极拳等柔缓运动以畅通气血;冬季注意防寒保暖,尤其要护住前胸后背;定期监测血压血糖,按医嘱服用益气活血类中药调理。若出现持续胸痛不缓解或伴有冷汗淋漓等症状,应立即就医排除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