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骨质疏松症状有哪些 认识老年骨质疏松的四个症状

中医养生编辑 医言小筑
21次浏览

关键词: #骨质疏松 #症状

老年骨质疏松主要表现为骨痛、身高缩短、骨折风险增加、脊柱变形四种典型症状。骨质疏松症是骨量减少和骨微结构破坏导致的骨骼脆性增加,常见于绝经后女性和65岁以上男性。

1、骨痛:

骨质疏松引起的骨痛多发生在腰背部,呈持续性钝痛,活动后加重。这种疼痛源于椎体微骨折或骨小梁断裂,夜间卧床时可能减轻。疼痛程度与骨量丢失速度相关,突然加重的剧烈疼痛需警惕椎体压缩性骨折。非甾体抗炎药可缓解疼痛,但需配合抗骨质疏松治疗。

2、身高缩短:

进行性身高降低是骨质疏松特征性表现,通常较年轻时降低3厘米以上。这由于椎体发生楔形或双凹形压缩性骨折,导致脊柱生理曲度改变。测量发现肋弓与髂嵴间距缩小至2横指以内时提示多发椎体骨折。定期监测身高变化有助于早期发现骨质疏松进展。

3、骨折风险:

骨质疏松患者轻微外力即可发生脆性骨折,常见部位包括椎体、髋部和桡骨远端。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达20%,是骨质疏松最严重后果。骨折风险与骨密度T值直接相关,T值≤-2.5时骨折风险显著增加。日常预防跌倒和规范抗骨质疏松治疗可降低骨折概率。

4、脊柱变形:

严重骨质疏松会导致驼背畸形(脊柱后凸),胸椎段尤为明显。这是多个椎体压缩骨折的结果,可能伴随胸廓变形影响心肺功能。畸形初期可通过矫形支具改善,晚期需手术矫正。脊柱变形还会改变重心增加跌倒风险,形成恶性循环。

老年骨质疏松患者应保证每日1000-1200毫克钙摄入,优先选择乳制品、豆制品和深绿色蔬菜。维生素D补充建议达到每日800-1000IU,适当晒太阳促进皮肤合成。规律进行负重运动如快走、太极拳,每周3-5次,每次30分钟。避免吸烟、过量饮酒和碳酸饮料。居家环境需消除绊倒隐患,浴室安装防滑垫和扶手。定期监测骨密度变化,药物治疗需持续3-5年才能显著降低骨折风险。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