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茱萸和山茱萸有什么区别

中医养生编辑 科普小医森
48次浏览

吴茱萸与山茱萸在植物来源、药用部位及功效上存在显著差异。吴茱萸为芸香科植物干燥近成熟果实,性热味辛,具有散寒止痛、降逆止呕功效;山茱萸为山茱萸科植物成熟果肉,性微温味酸涩,以补益肝肾、固精缩尿见长。两者差异主要体现在植物科属、性味归经、临床应用三个方面。

1、科属差异:

吴茱萸属芸香科吴茱萸属植物,其果实表面密布油腺点,具有特殊辛香气味;山茱萸则为山茱萸科山茱萸属植物,果实呈长椭圆形,去核后药用果肉部分。二者在植物形态、生长环境上完全不同,前者多分布于长江以南,后者主产于河南、陕西等地。

2、性味归经:

吴茱萸性热味辛苦,归肝、脾、胃、肾经,辛散苦降之力强,易耗气动火;山茱萸性微温味酸涩,归肝、肾经,温补中兼收敛之性。前者适用于寒凝肝脉的头痛、疝痛,后者多用于肝肾亏虚的腰膝酸软、遗精滑泄。

3、化学成分:

吴茱萸含挥发油(柠檬烯、吴茱萸烯)、生物碱(吴茱萸碱)等成分,具有抗炎、镇痛作用;山茱萸含环烯醚萜苷(山茱萸苷)、有机酸(熊果酸)等,以抗氧化、免疫调节见长。二者活性成分差异决定其不同药理方向。

4、临床应用:

吴茱萸主治厥阴头痛、经寒腹痛呕吐吞酸,常配伍生姜、人参;山茱萸用于肝肾不足之头晕目眩、阳痿遗精,多与熟地黄、山药同用。前者偏于温经散寒,后者侧重滋补固涩,在中医方剂中不可互相替代。

5、使用禁忌:

吴茱萸阴虚有热者忌用,过量易致恶心呕吐;山茱萸湿热小便不利者慎服,可能加重湿滞症状。二者均需辨证使用,吴茱萸常用量2-5克,山茱萸用量6-12克,具体用药需遵医嘱。

日常使用需注意区分二者功效差异:吴茱萸泡脚可改善手脚冰凉,但孕妇禁用;山茱萸代茶饮有助于改善夜间尿频,但需搭配枸杞平衡温性。储存时应将吴茱萸密封防挥发油散失,山茱萸需防潮防霉变。建议在中医师指导下根据体质选择,不可自行混用或超量服用,服用期间忌食生冷油腻,出现口干咽痛等不适需及时停用。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