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吸入式全麻的危害有哪些

关键词: #小孩
关键词: #小孩
儿童吸入式全身麻醉的危害主要包括呼吸抑制、术后恶心呕吐、认知功能短暂影响、过敏反应及恶性高热风险。这些并发症的发生与麻醉药物种类、个体差异及手术类型密切相关。
吸入性麻醉药可直接抑制延髓呼吸中枢,导致潮气量减少和呼吸频率降低。儿童呼吸道狭窄且代偿能力较弱,更易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需密切监测呼吸参数并及时辅助通气。
约30%儿童术后会发生呕吐,与麻醉药物刺激前庭神经及胃肠蠕动抑制有关。地氟烷等药物诱发率较高,术前可预防性使用止吐药物,术后保持头侧卧位防止误吸。
3岁以下幼儿反复接受全身麻醉可能影响记忆力和学习能力,与药物干扰神经元突触形成有关。表现为术后1-2周内注意力不集中,多数可在3个月内完全恢复。
极少数儿童对卤化类麻醉剂产生Ⅰ型超敏反应,出现支气管痉挛或皮疹。有过敏史者需提前进行皮肤试验,术中备好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遗传性肌病患儿接触挥发性麻醉药可能诱发骨骼肌强直收缩,体温每分钟升高1-2℃。需立即停用麻醉药并静脉注射丹曲林钠,死亡率可达10%。
实施儿童全身麻醉前应完善心电图、胸片等检查,评估心肺功能及药物过敏史。术后24小时内避免剧烈活动,保持清淡饮食如米粥、蒸蛋等易消化食物。家长需观察患儿意识状态、呼吸频率及切口情况,出现嗜睡、呼吸急促或发热超过38.5℃时及时返院复查。麻醉后1周内可进行拼图、阅读等认知训练促进神经功能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