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蛋白尿要做什么检查

间歇性蛋白尿需进行尿常规、24小时尿蛋白定量、肾功能检查、肾脏超声和肾小球滤过率测定等检查。这些检查有助于明确蛋白尿的原因和程度,评估肾脏功能状态。
尿常规是最基础的筛查项目,通过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指标,初步判断是否存在肾脏或泌尿系统异常。尿蛋白阳性时需结合其他检查进一步评估,尿常规还可发现潜血、管型等异常成分,为诊断提供线索。
24小时尿蛋白定量能准确测量全天尿蛋白排泄总量,是评估蛋白尿严重程度的金标准。检查需收集24小时全部尿液,避免剧烈运动和月经期干扰结果,定量结果可区分生理性蛋白尿和病理性蛋白尿。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和胱抑素C等指标,反映肾脏滤过和排泄功能。肌酐清除率计算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肾功能异常可能提示慢性肾脏病,需结合其他检查明确病因。
肾脏超声可观察肾脏大小、形态和结构,筛查肾结石、囊肿、肿瘤等器质性病变。超声检查无创便捷,能发现肾脏解剖学异常,对诊断肾血管性高血压和尿路梗阻有重要价值。
肾小球滤过率测定通过核医学或公式计算评估肾脏滤过功能,是慢性肾脏病分期的重要依据。检查结果可指导治疗决策,动态监测有助于判断疾病进展速度和治疗效果。
发现间歇性蛋白尿后应避免高盐高蛋白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理想范围,规律作息避免过度劳累。建议每周进行3-5次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游泳,保持体重指数在正常范围。戒烟限酒,每日饮水1500-2000毫升,定期复查尿常规和肾功能。出现水肿、乏力等症状时及时就医,避免使用肾毒性药物,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肾穿刺活检等进一步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