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期重症肌无力的临床表现有哪些

神经内科编辑 医点就懂
11次浏览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新生儿

新生儿重症肌无力主要表现为吸吮无力、哭声微弱、全身肌肉松弛、呼吸困难和眼睑下垂。临床表现主要与母体抗体通过胎盘传递、先天性基因缺陷、神经肌肉接头发育异常、暂时性乙酰胆碱受体功能障碍及围产期缺氧等因素有关。

1、吸吮无力:

患儿常出现喂养困难,表现为吸奶时间延长或拒奶,这与神经肌肉接头处乙酰胆碱受体被母体抗体阻断有关。需采用鼻饲喂养保证营养,部分病例需静脉补充葡萄糖溶液。

2、哭声微弱:

呼吸肌及喉部肌肉受累导致哭声细小如猫叫,声音持续时间短且音调低平。症状严重时可伴有发绀,需监测血氧饱和度并及时进行氧疗支持。

3、全身肌张力低下:

肢体呈现蛙样姿势,关节活动度异常增大,拥抱反射减弱或消失。这种全身性肌无力可能与暂时性乙酰胆碱酯酶活性增高有关,多数患儿在生后4-6周症状逐渐改善。

4、呼吸困难:

约30%患儿出现呼吸浅快、肋间肌收缩无力等呼吸窘迫表现,严重者需气管插管机械通气。这种情况常见于合并先天性肌无力综合征的患儿,需排查CHRNE基因突变。

5、眼睑下垂:

单侧或双侧眼睑不能完全抬起,晨轻暮重特点不明显。症状持续超过2个月需考虑先天性肌无力可能,需进行新斯的明试验和重复神经电刺激检查。

对于新生儿期重症肌无力患儿,建议维持环境温度在28-32℃以减少能量消耗,喂养时保持45度半卧位姿势。每日进行四肢被动运动训练,每次10-15分钟以预防关节挛缩。监测每日体重变化及大小便次数,记录每次喂养的奶量及完成时间。接触患儿前后需严格手部消毒,避免呼吸道消化道感染。若出现体温异常或喂养量持续下降,需立即就医评估。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