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损伤会出现什么症状

关键词: #症状
关键词: #症状
输尿管损伤可能出现血尿、腰痛、排尿异常、发热、尿外渗等症状。输尿管损伤主要由外伤、医源性损伤、结石嵌顿、肿瘤压迫、先天畸形等因素引起,需根据损伤程度采取相应治疗。
血尿是输尿管损伤的典型表现,尿液可能呈现淡红色或洗肉水样。轻微损伤可能仅表现为镜下血尿,严重损伤可出现肉眼可见的血尿。血尿程度与损伤严重性不完全相关,需结合其他症状综合判断。输尿管黏膜撕裂、结石摩擦或肿瘤侵蚀均可导致血尿发生。
腰痛多位于患侧腰部,呈持续性钝痛或绞痛。输尿管完全断裂时疼痛可突然减轻,但随后出现尿外渗症状。疼痛可能向同侧下腹部或会阴部放射,活动或按压时加重。腰痛程度与输尿管梗阻程度相关,严重者可伴随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排尿异常表现为尿量减少、排尿困难或尿频尿急。输尿管部分梗阻可能导致患侧肾脏尿液排出受阻,双侧严重损伤可导致无尿。长期排尿异常可能引起肾积水或肾功能损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尿液混浊或尿液中带有组织碎片。
发热多提示继发尿路感染,体温可达38摄氏度以上。尿外渗合并感染时可出现寒战高热,血常规检查显示白细胞升高。感染严重者可发展为脓毒血症,需及时进行抗感染治疗。输尿管损伤后应密切监测体温变化,预防感染性并发症。
尿外渗表现为损伤局部肿胀、压痛,严重者出现皮下瘀斑或尿液从伤口渗出。腹膜后尿外渗可能导致腹胀、肠麻痹等腹膜刺激征。影像学检查可见尿液积聚形成的尿性囊肿。尿外渗需及时引流处理,避免继发感染或组织坏死。
输尿管损伤患者应保持充足水分摄入,每日饮水量建议达到2000毫升以上,有助于稀释尿液和促进代谢废物排出。避免剧烈运动及腰部外力撞击,饮食上限制高草酸食物摄入,减少结石形成风险。出现排尿异常或腰痛持续加重时须立即就医,遵医嘱进行影像学检查和尿液分析。治疗后定期复查泌尿系统超声,监测肾功能恢复情况,预防输尿管狭窄等远期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