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型心室预激是先天性的吗

A型心室预激通常是先天性的,可能与心脏传导系统发育异常有关。心室预激综合征的病因主要有房室旁路先天存在、胚胎期心脏电传导组织分化异常、心肌病理性改变、基因突变影响传导系统发育、后天获得性心脏结构异常等因素。
部分患者在胚胎期就存在异常的房室连接纤维束,这些肌束跨越房室环形成旁路通道。这种解剖结构异常使得心电冲动可绕过房室结直接传导至心室,在心电图上表现为特征性delta波。此类患者多数在青少年时期因心悸就诊被发现。
心脏传导系统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可能出现异常分化,导致Kent束等异常传导通路残留。这种情况常与其他先天性心脏病合并存在,如埃布斯坦畸形或房间隔缺损。电生理检查可明确旁路的具体位置与传导特性。
某些心肌病变如肥厚型心肌病或扩张型心肌病可能改变心脏传导系统的微结构,形成获得性旁路。这类患者通常先出现心肌病症状,后期才表现出预激综合征特征,需通过心脏超声与心肌活检明确诊断。
PRKAG2等基因突变可导致糖原贮积性心肌病,同时伴有传导系统发育异常。这类遗传性预激综合征具有家族聚集性,患者多合并心室肥厚及进行性传导阻滞,基因检测有助于确诊。
极少数情况下,心脏手术创伤或心肌炎后瘢痕可能形成新的电传导路径。这类获得性预激现象往往伴随明确的心脏病史,电生理检查显示旁路传导具有不稳定性,射频消融治疗效果较好。
确诊A型心室预激后应避免剧烈运动诱发心律失常,定期进行心电图和动态心电监测。饮食注意控制咖啡因摄入,保持规律作息。无症状者无须特殊治疗,但出现室上性心动过速时应及时就医,医生可能建议射频消融术根治异常传导通路。合并其他心脏异常者需针对原发病进行综合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