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有哪些

骨科编辑 医路阳光
11次浏览

关键词: #骨髓

急性骨髓炎的治疗原则主要有早期足量抗生素治疗、手术清创引流、患肢制动固定、营养支持和疼痛管理。

1、抗生素治疗

急性骨髓炎确诊后需立即静脉使用广谱抗生素,常见选择包括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注射用克林霉素磷酸酯和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抗生素需覆盖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致病菌,疗程通常持续4-6周,初期静脉给药后可根据病情改为口服序贯治疗。治疗期间需定期复查炎症指标和影像学评估疗效。

2、手术清创

对于形成脓肿或死骨的病例需行急诊手术,包括病灶切开引流、坏死组织清除和死骨摘除。手术可采用钻孔减压、开窗引流或灌洗引流等方式,必要时放置抗生素骨水泥链珠。术后保持引流管通畅,定期冲洗脓腔直至引流液清亮。

3、制动固定

患肢需用石膏托或支具严格制动,避免病理性骨折和感染扩散。下肢病变需禁止负重,上肢病变用三角巾悬吊。固定时间根据影像学改善情况调整,通常需维持6-8周。制动期间需定期检查肢体末梢血运和神经功能。

4、营养支持

急性期需提供高热量高蛋白饮食,每日蛋白质摄入量应达到1.5-2克/公斤体重。可补充维生素C片、葡萄糖酸锌口服溶液等促进组织修复。严重贫血患者需输注浓缩红细胞,低蛋白血症者静脉补充人血白蛋白。

5、疼痛管理

根据疼痛程度阶梯式使用镇痛药物,轻度疼痛可用布洛芬缓释胶囊,中重度疼痛选用盐酸曲马多片或氨酚羟考酮片。配合局部冰敷和抬高患肢减轻肿胀,夜间疼痛明显者可加用加巴喷丁胶囊控制神经痛。

急性骨髓炎患者需严格卧床休息,保持患肢高于心脏水平。饮食应选择易消化的高蛋白食物如鱼肉、蛋类和豆制品,避免辛辣刺激食物。恢复期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锻炼,定期复查血常规、C反应蛋白和X线片。注意观察体温变化和伤口情况,出现发热或疼痛加剧需及时复诊。治愈后仍需随访1年以上以防复发。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