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如何避免把疾病传给孩子

妇产科编辑 科普小医森
11次浏览

关键词: #孕妇 #疾病

孕妇可通过孕前检查孕期规范产检、疫苗接种、避免接触传染源、保持良好生活习惯等方式降低疾病垂直传播风险。垂直传播是指病原体通过胎盘、产道或哺乳等途径由母亲传染给胎儿或新生儿,常见可传播疾病包括乙型肝炎艾滋病梅毒、风疹、巨细胞病毒感染等。

1、孕前检查

计划怀孕前3-6个月进行TORCH筛查、乙肝五项、艾滋病抗体检测等专项检查。若发现活动性感染,需在医生指导下使用阿昔洛韦片、拉米夫定片等抗病毒药物控制病情,待病毒载量降至安全范围后再受孕。孕前接种风疹疫苗、乙肝疫苗等可建立免疫屏障,但活疫苗接种后需间隔1-3个月再怀孕。

2、规范产检

孕期按时完成乙型肝炎表面抗原检测、梅毒螺旋体抗体筛查等必查项目。发现乙肝病毒载量过高时,妊娠晚期可遵医嘱使用替诺福韦酯片进行母婴阻断。产前确诊巨细胞病毒原发性感染时,需通过羊水穿刺评估胎儿感染状况,必要时考虑更昔洛韦注射液宫内治疗。

3、疫苗接种

流感疫苗、百白破疫苗等灭活疫苗在孕期接种安全有效,可预防孕期重症感染导致的胎儿畸形风险。但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等减毒活疫苗孕期禁用。哺乳期可补种孕期未完成的疫苗接种,通过乳汁分泌抗体保护新生儿。

4、隔离传染源

避免接触弓形虫感染的生肉、猫粪等污染物,处理生食后彻底洗手。妊娠早期需远离风疹、水痘等传染病患者,医务人员等高危人群应调离感染病区。艾滋病感染者需避免母乳喂养,选择配方奶粉替代。

5、健康管理

保持均衡营养摄入,每日补充叶酸片0.4-0.8mg预防神经管缺陷。控制妊娠期糖尿病血糖水平,避免高血糖环境增加胎儿感染风险。戒烟戒酒可改善胎盘血液循环,减少缺氧导致的宫内感染概率。

孕期需定期监测体重增长、血压等基础指标,出现发热、皮疹等感染症状时及时就医。分娩时选择具备母婴阻断资质的医疗机构,新生儿出生后立即接种乙肝免疫球蛋白和乙肝疫苗。哺乳期注意乳房清洁,发生乳腺炎时暂停患侧哺乳,使用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哺乳期安全药物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