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心律失常与心脏病有关吗

老年人心律失常可能与心脏病有关,也可能由其他因素引起。心律失常是指心脏电传导系统异常导致心跳节律紊乱,心脏病是常见诱因之一,但电解质紊乱、药物副作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非心脏疾病也可导致。
心律失常与心脏病的关联主要体现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肌病、心脏瓣膜病等器质性病变。这些疾病会破坏心肌结构或影响心脏传导系统,导致窦房结功能异常、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失常表现。典型伴随症状包括胸闷气短、活动耐力下降、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等。确诊需结合动态心电图、心脏超声等检查,治疗需针对原发病使用酒石酸美托洛尔片控制心室率,或盐酸胺碘酮片纠正快速性心律失常,严重者可能需植入心脏起搏器。
非心脏疾病引发的心律失常多与代谢异常相关。低钾血症可使心肌细胞膜电位不稳定,引发室性早搏;甲状腺功能亢进时过量甲状腺激素会增强心肌兴奋性;某些抗生素、抗抑郁药可能延长QT间期诱发尖端扭转型室速。这类心律失常通常伴随原发病特征,如甲亢患者会有体重下降、手抖等症状。纠正电解质紊乱、调整药物方案后心律多能恢复正常,必要时可短期服用盐酸普罗帕酮片等抗心律失常药。
建议老年人群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基础指标,避免浓茶咖啡等刺激性饮品。突发心悸伴意识模糊或持续胸痛时需立即就医。日常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但应避免屏气用力动作。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钾的香蕉、菠菜及含镁的坚果,控制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