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率不齐怎么做检查 心率不齐的5个检查方法盘点

关键词: #心率
关键词: #心率
心率不齐可通过心电图检查、动态心电图监测、心脏超声检查、运动负荷试验、电生理检查等方式诊断。心率不齐可能与心肌缺血、电解质紊乱、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因素有关,需结合检查结果明确病因。
心电图是诊断心率不齐的基础检查,通过记录心脏电活动可发现窦性心律不齐、房性早搏、室性早搏等常见类型。检查时需静卧放松,电极片粘贴于胸壁和四肢,无创且耗时短。典型异常表现包括P波形态改变、QRS波群增宽或提前出现等。该检查对阵发性心率不齐检出率有限,需结合其他检查手段。
动态心电图通过24-48小时连续记录心电活动,能捕捉偶发或夜间发作的心率不齐。受检者需佩戴便携式记录仪,期间记录日常活动和症状时间。检查可评估心率变异性、心肌缺血事件,对诊断阵发性心房颤动、间歇性传导阻滞具有优势。检查期间应避免接触强磁场,保持电极片干燥。
心脏超声可评估心脏结构异常导致的心率不齐,如瓣膜病变、心肌病、心包积液等。经胸超声检查无辐射,通过探头扫描获取心脏各腔室大小、室壁运动及血流动力学数据。检查前无须特殊准备,但肥胖或肺气肿患者可能影响图像质量。发现结构性心脏病时需进一步行冠脉造影或心肌活检。
运动负荷试验通过踏车或平板运动诱发心率不齐,适用于劳力性心悸患者。检查时同步监测心电图和血压变化,可发现运动诱发的心肌缺血、室性心动过速等。禁忌证包括急性心肌梗死、不稳定型心绞痛等。试验前需停用β受体阻滞剂,阳性结果需结合冠脉CT或核素心肌显像验证。
电生理检查属于有创检查,通过导管电极记录心内电信号,精确定位异常传导路径。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复杂心率不齐,如预激综合征、室性心动过速等。检查需在导管室进行,可能并发血管损伤或心律失常。明确病灶后可同期行射频消融治疗,术后需监测穿刺部位出血和心电图变化。
确诊心率不齐后应根据病因规范治疗,避免浓茶、酒精等刺激性饮食。定期复查心电图,突发心悸伴胸痛或晕厥时需立即就医。日常保持规律作息,控制高血压、糖尿病等基础疾病,适度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脏自主神经调节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