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的区别是什么

关键词: #青光眼
关键词: #青光眼
开角型青光眼和闭角型青光眼的主要区别在于房水排出通道的阻塞机制、发病速度及症状表现。开角型青光眼通常由小梁网逐渐堵塞导致房水排出缓慢,早期症状隐匿;闭角型青光眼则因虹膜堵塞房角引发急性眼压升高,症状剧烈。两者可通过前房角镜检查明确区分。
开角型青光眼患者的小梁网结构虽开放但功能异常,房水流出阻力增加,眼压呈慢性进行性升高。闭角型青光眼患者的房角解剖结构狭窄或关闭,虹膜根部机械性阻塞房水流出通道,导致眼压骤升。前者多见于慢性病程,后者常见急性发作。
开角型青光眼早期常无自觉症状,晚期出现视野缺损、视神经萎缩;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时表现为剧烈眼痛、头痛、视力骤降、虹视现象,伴随恶心呕吐等全身症状。慢性闭角型青光眼症状介于两者之间,易被误诊。
开角型青光眼与高龄、家族史、高度近视相关;闭角型青光眼好发于远视眼、浅前房解剖结构者,情绪激动或暗环境可能诱发急性发作。亚洲人群闭角型青光眼患病率显著高于欧美人群。
开角型青光眼首选前列腺素类滴眼液如拉坦前列素滴眼液,或联合β受体阻滞剂如噻吗洛尔滴眼液控制眼压;闭角型青光眼急性期需紧急降眼压,使用毛果芸香碱滴眼液缩瞳,必要时行激光周边虹膜切除术预防复发。
开角型青光眼需终身监测眼压和视神经变化;闭角型青光眼经激光或手术后多数可解除解剖隐患,但需定期复查房角状态。两者最终都可能需要滤过性手术如小梁切除术控制进展性视神经损伤。
建议青光眼患者避免长时间低头、一次性大量饮水等可能升高眼压的行为,规律使用处方眼药,每3-6个月复查视野和视神经纤维层厚度。出现突发视力下降、眼胀痛时须立即就医,闭角型青光眼急性发作延误治疗可能导致不可逆失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