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底黄斑怎么回事 眼底黄斑与这些原因有关

眼科编辑 医普小新
22次浏览

关键词: #黄斑

眼底黄斑可能由遗传因素、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高度近视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光损伤等原因引起,可通过药物注射、激光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干预。眼底黄斑是视网膜中心区域的病变,直接影响精细视觉功能。

1、遗传因素

部分黄斑病变与基因突变相关,如青少年型黄斑营养不良。这类患者常有家族病史,早期表现为中心视力下降或视物变形。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目前治疗以延缓进展为主,可遵医嘱使用雷珠单抗注射液、康柏西普眼用注射液等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配合低视力辅助器具改善生活质量。

2、年龄相关性黄斑变性

50岁以上人群高发,与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功能退化有关。干性型表现为玻璃膜疣沉积,湿性型会出现脉络膜新生血管。患者主诉视物扭曲、中心暗点,可通过光学相干断层扫描确诊。除上述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药物外,补充叶黄素、玉米黄质等视网膜营养素有助于延缓进程。

3、高度近视

600度以上近视可能导致后巩膜葡萄肿,牵拉引起黄斑裂孔或劈裂。典型症状为突发视力下降伴视物变形,需通过眼底荧光造影明确病变范围。轻症可采用玻璃体腔注气术,严重者需行玻璃体切割联合内界膜剥除术,术后需避免剧烈运动。

4、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长期血糖控制不佳会导致黄斑水肿,患者出现渐进性视力模糊。光学相干断层扫描显示视网膜增厚,微动脉瘤渗漏。治疗需控制原发病,联合使用曲安奈德眼用混悬液抑制炎症,必要时行黄斑区格栅样激光光凝术减少渗漏。

5、光损伤

长期紫外线暴露可诱发黄斑光化学损伤,户外工作者多见。预防需佩戴防蓝光眼镜,避免直视强光源。已发生病变者可遵医嘱使用羟苯磺酸钙分散片改善微循环,严重光毒性反应需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

日常需避免长时间用眼,每20分钟远眺20秒;增加深色蔬菜水果摄入,补充维生素A、C、E;控制血压血糖,戒烟限酒;40岁以上建议每年进行眼底检查。出现视物变形、中心暗影等症状应立即就诊,早期干预可最大限度保留有用视力。户外活动时建议佩戴UV400防护眼镜,减少蓝光伤害。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