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疹与猩红热有什么区别

传染科编辑 医心科普
12次浏览

关键词: #麻疹

麻疹与猩红热在病原体、典型症状及并发症等方面存在明显区别。麻疹由麻疹病毒引起,猩红热则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导致,两者均可通过呼吸道传播,但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不同。

1、病原体差异

麻疹的病原体为麻疹病毒,属于副黏病毒科,感染后病毒主要侵犯呼吸道上皮细胞和淋巴系统。猩红热由A组β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引起,该细菌产生的红疹毒素是导致特征性皮疹的关键因素。两种病原体的核酸检测或血清学检查是实验室鉴别的主要依据。

2、皮疹特点

麻疹皮疹通常从耳后、发际线开始,呈红色斑丘疹,逐渐向下蔓延至全身,皮疹之间可见正常皮肤。猩红热皮疹为弥漫性细小丘疹,触摸有砂纸样粗糙感,皮肤皱褶处可见帕氏线,伴随口周苍白圈。麻疹退疹后遗留色素沉着,猩红热皮疹消退后可能出现脱屑。

3、发热模式

麻疹患者发热呈双峰热型,初期中度发热伴随卡他症状,皮疹期体温再次升高。猩红热多为持续性高热,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发热与咽痛、草莓舌等症状同步出现。两者发热程度均可能引发惊厥等并发症,但猩红热更易合并化脓性感染。

4、并发症

麻疹常见并发症包括肺炎、喉炎、脑炎等病毒直接损害或继发细菌感染。猩红热可能引发化脓性中耳炎、颈部淋巴结炎,后期可能发生风湿热或急性肾小球肾炎等变态反应性疾病。两者并发症的预防重点不同,麻疹以支持治疗为主,猩红热需足疗程抗生素治疗。

5、治疗原则

麻疹主要为对症治疗,重症可使用利巴韦林注射液,继发细菌感染时联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猩红热首选青霉素V钾片,过敏者可改用红霉素肠溶胶囊,疗程需持续10天以预防风湿热。两种疾病均需隔离治疗,麻疹患者隔离至出疹后5天,猩红热患者需用药24小时且症状消退。

麻疹与猩红热患者均需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穿着宽松棉质衣物减少皮肤刺激。饮食宜选择清淡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食物,适量补充维生素A有助于麻疹黏膜修复,猩红热患者应保证水分摄入以促进毒素排泄。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密切监测体温及并发症征兆,遵医嘱完成全程治疗。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