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肺炎与感冒的区别

小儿肺炎与感冒的主要区别在于病原体、症状严重程度和并发症风险。肺炎通常由细菌、病毒或支原体感染引起,症状较重且持续时间较长,感冒则多由病毒引起,症状较轻且恢复较快。肺炎可能出现高热、呼吸急促、胸痛等症状,感冒则以鼻塞、流涕、咳嗽等上呼吸道症状为主。肺炎可能引发胸腔积液、脓胸等严重并发症,感冒并发症较少且多为中耳炎、鼻窦炎等。
小儿肺炎的病原体包括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呼吸道合胞病毒等,细菌性肺炎占比相对较高。感冒主要由鼻病毒、冠状病毒等引起,病毒类型超过200种,细菌感染仅占少数。肺炎病原体侵袭部位为肺部实质,感冒则局限于上呼吸道黏膜。支原体肺炎在学龄期儿童中较常见,病程呈现渐进性加重特点。
肺炎患儿常见持续高热超过3天,体温可达39-40摄氏度,伴有呼吸频率增快、鼻翼扇动等呼吸困难表现。感冒发热通常不超过38.5摄氏度,2-3天内自行消退。肺炎咳嗽多为深部湿性咳嗽,感冒咳嗽表浅且常伴咽痒。肺炎可能出现胸痛、呕吐、腹泻等全身症状,感冒则以打喷嚏、咽痛等局部症状为主。
肺炎听诊可闻及固定细湿啰音或管状呼吸音,严重者出现叩诊浊音。感冒肺部听诊多正常,偶有散在干啰音。肺炎患儿常见口周发绀、三凹征等缺氧体征,感冒无此表现。胸部X线检查肺炎可见斑片状浸润影,感冒仅显示纹理增粗。血常规检查肺炎白细胞计数明显升高,感冒多在正常范围。
肺炎自然病程约2-4周,未经治疗可能持续加重。感冒症状5-7天逐渐缓解。肺炎发热反复且不易退热,感冒发热呈单峰型。肺炎咳嗽随病情进展加重,感冒咳嗽后期转为干咳。肺炎可能并发脓胸、败血症等,感冒并发症发生率不足5%。重症肺炎可导致呼吸衰竭,感冒极少危及生命。
细菌性肺炎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干混悬剂、头孢克洛颗粒等抗生素,病毒性肺炎以对症治疗为主。感冒通常无须抗生素,可用小儿氨酚黄那敏颗粒缓解症状。肺炎患儿建议住院治疗,感冒多居家护理。肺炎恢复期需加强营养支持,感冒痊愈后无特殊要求。预防肺炎可接种13价肺炎球菌多糖结合疫苗,感冒预防以手卫生为主。
家长应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呼吸频率等变化,出现拒食、嗜睡、呼吸急促等表现需立即就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饮食选择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保证营养摄入。恢复期避免剧烈运动,逐步增加活动量。定期接种疫苗可有效预防呼吸道感染性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