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腔异物的处理方法有哪些

耳鼻喉科编辑 医点就懂
17次浏览

关键词: #鼻腔

鼻腔异物可通过直接取出、鼻腔吸引、鼻腔冲洗、药物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鼻腔异物可能由儿童误塞、外伤残留、昆虫侵入、医源性遗留、肿瘤占位等因素引起,通常表现为单侧鼻塞、脓性分泌物、鼻腔疼痛、反复鼻出血、嗅觉减退等症状。

1、直接取出

对于位置较浅且质地柔软的异物,可在额镜照明下用镊子或钩状器械直接取出。操作前需安抚儿童情绪,避免哭闹导致异物深入。植物性异物可先用生理盐水软化,忌用暴力拉扯。该方法适用于纽扣、纸团等小型异物,取出后需检查鼻腔黏膜是否完整。

2、鼻腔吸引

液态或粉末状异物可采用负压吸引器清除,尤其适合婴幼儿无法配合的情况。吸引前可滴入少量石蜡油润滑鼻腔,吸引压力控制在0.02-0.04MPa。该方法对沙粒、面粉等松散异物效果显著,但需注意避免损伤鼻中隔黏膜。

3、鼻腔冲洗

使用37℃生理盐水进行鼻腔灌洗,适用于化学性异物或细小颗粒。患者取头低位,冲洗液从健侧鼻腔流入患侧流出。可配合使用鼻腔冲洗器,每日2-3次直至异物排净。该方法对粉尘、花粉等弥散性异物效果较好,但禁用于电池等腐蚀性异物。

4、药物治疗

合并感染时需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滴鼻液控制炎症,鼻腔肿胀可短期应用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疼痛明显者可用布洛芬混悬液对症处理。药物治疗适用于异物残留超过24小时伴发感染的情况,但不能替代异物取出。

5、手术治疗

对深部嵌顿异物或并发鼻窦炎者,需在全麻下行鼻内镜下异物取出术。手术可同时处理鼻中隔血肿、鼻甲损伤等并发症。该方法适用于电池、磁珠等危险异物,或经多次尝试仍无法取出的顽固性异物。

发现鼻腔异物后应保持镇静,避免自行掏挖导致二次损伤。儿童患者建议两人配合操作,一人固定头部一人处理。取出后需观察1周有无迟发出血或感染,期间避免剧烈运动。日常应妥善收纳小物件,教育儿童勿将物品塞入鼻腔,成人工作时应做好鼻腔防护。若出现持续鼻塞、流脓涕或发热,应及时到耳鼻喉科复查。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