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冒浑身发冷要警惕

关键词: #感冒
关键词: #感冒
感冒浑身发冷可能是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的体温调节异常,需警惕继发肺炎、心肌炎等并发症。常见原因包括流感病毒感染、普通感冒加重、合并细菌感染等,若伴随持续高热、胸痛、呼吸困难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甲型或乙型流感病毒侵袭上呼吸道时,病毒毒素刺激体温中枢会导致寒战、肌肉酸痛。可遵医嘱使用磷酸奥司他韦胶囊抗病毒,配合对乙酰氨基酚片退热。发病48小时内用药效果较好,需监测是否出现咳脓痰等细菌感染征象。
鼻病毒等普通感冒病原体若引发全身炎症反应,可能出现畏寒伴鼻塞流涕。此时可选用感冒灵颗粒缓解症状,体温超过38.5℃时需加用布洛芬混悬液。注意区分普通感冒与流感,后者往往起病更急、全身症状更显著。
链球菌感染引起的化脓性扁桃体炎可导致寒战高热,可见咽部脓性分泌物。需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进行抗感染治疗,配合银黄含片局部消炎。未经规范治疗可能诱发风湿热或急性肾炎。
支原体感染初期常表现为阵发性干咳伴畏寒,胸片可能尚未显示肺炎征象。确诊后可选用阿奇霉素分散片,该病原体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天然耐药。儿童患者易进展为喘息性肺炎,家长需关注呼吸频率变化。
免疫力低下者出现难以缓解的寒战伴意识模糊时,需考虑细菌入血引发的脓毒症。这种情况需紧急静脉注射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同时进行血培养检查。糖尿病患者、脾切除术后患者属高危人群。
感冒后持续发冷超过3天或体温波动超过39℃时,建议完善血常规、C反应蛋白等检查。居家期间保持每日2000毫升温水摄入,用38-40℃温水擦浴辅助物理降温。老年人需特别注意心率增快与血压下降等休克早期表现,心脑血管疾病患者避免擅自服用含伪麻黄碱的复方感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