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应性鼻炎和鼻中隔偏曲的区别方法有哪些

关键词: #鼻炎
关键词: #鼻炎
变应性鼻炎和鼻中隔偏曲可通过病因、症状、检查方法及治疗手段进行区分。变应性鼻炎主要由过敏原引发,表现为鼻痒、喷嚏、清水样涕;鼻中隔偏曲多为先天或外伤导致,常见鼻塞、头痛、反复鼻出血。诊断需结合鼻内镜、过敏原检测或影像学检查。
变应性鼻炎是IgE介导的Ⅰ型变态反应,接触花粉、尘螨等过敏原后,肥大细胞释放组胺导致症状。鼻中隔偏曲由鼻中隔软骨或骨性结构发育异常、外伤引起,偏曲部位压迫鼻腔结构,机械性阻塞鼻腔通气。
变应性鼻炎发作期有阵发性喷嚏(连续5-20个)、大量清水涕、鼻黏膜苍白水肿。鼻中隔偏曲以持续性单侧或交替性鼻塞为主,伴随反射性头痛、鼻出血,严重者出现嗅觉减退。
变应性鼻炎需行皮肤点刺试验或血清特异性IgE检测确认过敏原,鼻分泌物涂片可见嗜酸性粒细胞增多。鼻中隔偏曲通过前鼻镜可见鼻中隔C形或S形偏曲,CT扫描可量化偏曲角度及对鼻窦的影响。
变应性鼻炎首选鼻用糖皮质激素如丙酸氟替卡松鼻喷雾剂,配合口服氯雷他定片等抗组胺药,严重者需脱敏治疗。鼻中隔偏曲症状明显时需手术矫正,常用鼻中隔黏膜下切除术或鼻中隔成形术。
变应性鼻炎易并发哮喘、过敏性结膜炎,长期鼻塞可导致慢性鼻窦炎。鼻中隔偏曲可能引发鼻窦引流障碍、睡眠呼吸暂停,偏曲棘突反复刺激黏膜可形成鼻中隔溃疡。
日常需注意避免接触过敏原,保持室内清洁,使用生理性海水鼻腔喷雾护理。鼻中隔偏曲患者应避免鼻腔外伤,冬季加强鼻腔保湿。若症状持续加重或出现呼吸障碍,建议尽早就诊耳鼻喉科评估是否需要手术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