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蘑菇中毒的症状

吃蘑菇中毒的症状主要有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头晕头痛、幻觉谵妄、肝肾损伤等。毒蘑菇中毒的严重程度与毒素种类和摄入量有关,轻者表现为胃肠不适,重者可危及生命。
误食毒蘑菇后最早出现的症状多为恶心呕吐,毒素刺激胃肠黏膜导致剧烈呕吐,可能伴随大量水样腹泻。常见于鹅膏菌、毒红菇等胃肠毒素型毒蘑菇中毒,需及时补液防止脱水,可遵医嘱使用蒙脱石散、口服补液盐散、盐酸洛哌丁胺胶囊等药物缓解症状。
腹痛多为阵发性绞痛,腹泻呈水样便或血便,由毒伞肽等毒素引发肠道炎症反应。中毒后6-24小时症状加重时需警惕肝损害,建议立即就医洗胃,必要时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颠茄片等解痉药物。
神经精神型毒蘑菇如毒蝇伞含有的毒蕈碱会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表现为头晕目眩、视物模糊、肢体麻木等症状,严重时出现抽搐昏迷。需紧急使用阿托品注射液、甲钴胺片等解毒剂,并监测生命体征。
裸盖菇素等致幻毒素可导致精神错乱、行为异常、幻视幻听等神经症状,常见于裸盖菇属中毒。患者可能出现自伤或伤人行为,需保持环境安全,及时使用地西泮片、苯巴比妥东莨菪碱片等镇静药物。
鹅膏菌含有的鹅膏毒肽可导致肝细胞坏死,表现为黄疸、肝区疼痛、少尿或无尿。中毒后48-72小时为肝损害高峰期,需监测转氨酶,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可配合注射用还原型谷胱甘肽、复方甘草酸苷片等保肝药物。
发现蘑菇中毒应立即停止食用并保留剩余样本,用筷子刺激咽部催吐后尽快送医。治疗期间保持卧床休息,饮用淡盐水补充电解质,恢复期饮食以米汤、藕粉等流质为主,避免油腻辛辣。野外采摘蘑菇需由专业人员鉴别,不食用来源不明的野生菌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