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的病因有哪些

鼻前庭皮肤红肿疼痛可能与鼻前庭炎、鼻疖、过敏性鼻炎、接触性皮炎、鼻部外伤等因素有关。鼻前庭是鼻腔前端的狭窄区域,皮肤薄且富含皮脂腺和毛囊,易受刺激或感染。
鼻前庭炎是鼻前庭皮肤的弥漫性炎症,多因挖鼻、拔鼻毛等机械刺激导致皮肤破损,继发细菌感染。常见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现为局部红肿、灼热感及触痛,严重时可形成痂皮或渗出脓液。治疗需避免刺激,局部涂抹莫匹罗星软膏或红霉素软膏,配合生理盐水清洁。
鼻疖为鼻前庭毛囊或皮脂腺的急性化脓性感染,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初期为红色硬结,伴跳痛,逐渐形成脓头。挤压可能导致感染加重,引发海绵窦血栓性静脉炎等严重并发症。需局部使用夫西地酸乳膏,必要时口服头孢呋辛酯片,脓肿形成后需切开引流。
过敏性鼻炎患者因频繁擤鼻或接触过敏原,可能导致鼻前庭皮肤反复摩擦或过敏反应,表现为红肿、脱屑伴瘙痒。常见过敏原包括花粉、尘螨等。治疗需避免接触过敏原,使用氯雷他定片缓解症状,局部涂抹氢化可的松乳膏减轻炎症。
接触性皮炎因鼻前庭皮肤直接接触化妆品、药膏等刺激性物质引发,表现为边界清晰的红斑、水肿,伴灼痛或瘙痒。需立即停用致敏物质,局部涂抹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严重时口服泼尼松片。反复发作需做斑贴试验明确过敏原。
鼻部撞击或手术创伤可能导致鼻前庭皮肤充血肿胀,伴皮下淤血。轻微外伤可通过冷敷缓解,48小时后热敷促进吸收。若合并感染需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创面涂抹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预防感染。长期不愈需排除鼻骨骨折。
日常应避免挖鼻、拔鼻毛等行为,保持鼻部清洁干燥。过敏性体质者需减少接触刺激性气体或过敏原。红肿疼痛持续超过3天、伴随发热或视力异常时,提示感染扩散可能,须立即就医。治疗期间忌食海鲜、辛辣食物,避免局部受压或热敷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