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导致脑出血怎么办

高血压导致脑出血可通过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手术治疗、康复治疗等方式处理。高血压脑出血通常由血压骤升导致血管破裂引起,表现为突发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高血压脑出血急性期需快速平稳降压,避免血压波动加重出血。可遵医嘱使用乌拉地尔注射液、尼卡地平注射液等静脉降压药物,后续过渡至硝苯地平控释片、厄贝沙坦片等口服降压药。血压控制目标为收缩压降至140毫米汞柱以下,但需避免降压过快导致脑灌注不足。
脑出血后血肿占位效应可引发颅内压增高,需使用甘露醇注射液、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等脱水剂减轻脑水肿。严重者可联合呋塞米注射液加强脱水效果,同时监测电解质平衡。床头抬高30度有助于静脉回流降低颅内压。
针对活动性出血可使用氨甲环酸注射液抑制纤溶系统,重组人凝血因子VIIa注射液适用于凝血功能障碍者。血肿稳定后无须持续止血治疗,需警惕过度止血导致血栓形成风险。
对于幕上血肿量超过30毫升或小脑血肿直径超过3厘米者,可考虑开颅血肿清除术或微创穿刺引流术。脑室出血伴梗阻性脑积水需行脑室外引流术,手术时机建议在出血后6-24小时内进行。
病情稳定后早期开展肢体功能训练、吞咽功能康复及语言训练,可使用经颅磁刺激等神经调控技术促进功能重建。认知障碍患者需进行定向力及记忆力训练,心理疏导有助于改善卒中后抑郁状态。
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需长期监测血压,每日定时测量并记录。饮食遵循低盐低脂原则,每日钠盐摄入不超过5克,增加全谷物及新鲜蔬菜摄入。避免剧烈运动及情绪激动,康复期可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活动。定期复查头部CT评估血肿吸收情况,出现头痛加重或新发神经功能缺损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