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疾病容易引起孩子腹痛

关键词: #腹痛
关键词: #腹痛
儿童腹痛可能与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胃肠炎、肠痉挛、肠套叠、过敏性紫癜等疾病有关。腹痛是儿童常见症状,多由感染、饮食不当或器质性疾病引发,需结合伴随症状综合判断。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3-10岁儿童,常继发于呼吸道感染。腹痛多位于脐周或右下腹,呈阵发性发作,可能伴有低热、食欲减退。超声检查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治疗以抗感染为主,可遵医嘱使用阿莫西林颗粒、头孢克洛干混悬剂等药物,发热时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家长需注意孩子保暖,避免生冷饮食。
急性胃肠炎多由病毒或细菌感染引起,表现为腹痛、腹泻、呕吐,可能伴有发热。轮状病毒肠炎大便呈蛋花汤样,细菌性肠炎可见黏液脓血便。治疗需补充口服补液盐Ⅲ预防脱水,细菌感染时可使用蒙脱石散、枯草杆菌二联活菌颗粒调节肠道菌群。家长应给孩子准备清淡易消化的米粥、面条,避免乳制品和高糖食物。
肠痉挛好发于婴幼儿,多因胃肠功能紊乱导致。腹痛突发突止,发作时患儿哭闹不安、蜷缩身体,缓解后活动如常。可能与受凉、暴饮暴食有关。建议家长用温热手掌顺时针按摩孩子腹部,配合西甲硅油乳剂缓解胀气。日常需规律进食,避免过量食用豆类、薯类等产气食物。
肠套叠常见于4-10个月婴儿,典型表现为阵发性哭闹、呕吐、果酱样大便。腹部触诊可及腊肠样包块,超声显示靶环征。发病6小时内可通过空气灌肠复位,延误治疗可能导致肠坏死。家长发现孩子出现规律性腹痛伴血便时,须立即就医。术后需遵医嘱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预防感染,逐步恢复流质饮食。
过敏性紫癜属于血管炎性疾病,除腹痛外特征性表现为双下肢对称性紫红色皮疹。腹痛程度剧烈,可能伴关节肿痛、血尿。发病与感染、食物过敏等因素有关。治疗需使用醋酸泼尼松片控制炎症,配合维生素C片改善血管通透性。家长应记录孩子饮食日记,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如海鲜、坚果等。
儿童腹痛护理需保持饮食清淡,急性期选择米汤、蒸苹果等低渣食物。注意观察腹痛性质、持续时间及伴随症状,记录排便次数和性状。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掩盖病情,出现持续呕吐、高热、血便或腹胀拒按时应及时就诊。恢复期可适当补充婴幼儿益生菌制剂,帮助重建肠道微生态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