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头部摔伤怎么处理

幼儿头部摔伤可通过观察意识状态、清洁伤口、冷敷消肿、避免剧烈活动、及时就医等方式处理。头部摔伤可能与跌倒撞击、运动损伤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头皮血肿、头痛、呕吐等症状。
家长需立即检查幼儿是否清醒,能否正常应答或哭泣。若出现嗜睡、烦躁不安、持续哭闹或意识模糊,可能提示脑震荡或颅内损伤。此时应保持幼儿平卧,避免摇晃身体,同时记录异常表现的发生时间。
若头皮有破损,用生理盐水冲洗伤口去除沙砾等异物,再用碘伏棉签由中心向外消毒。小而浅的伤口可覆盖无菌纱布,出血较多时需用手指按压伤口周围5-10分钟止血。禁止使用酒精或双氧水直接冲洗伤口。
对无破损的皮下血肿,用毛巾包裹冰袋冷敷10分钟,间隔20分钟重复操作。冷敷能收缩血管减少渗血,48小时内禁止热敷或揉搓肿块。若血肿直径超过5厘米或持续增大,需就医排除颅骨骨折。
受伤后24小时内限制跑跳等剧烈运动,保持安静休息。睡眠时可将头部垫高15度,每2小时唤醒幼儿确认意识状态。避免服用阿司匹林等影响凝血功能的药物,饮食以易消化的粥类为主。
若出现反复呕吐、抽搐、瞳孔不等大、耳鼻流血或肢体无力,应立即送往急诊。医生可能建议进行头颅CT检查,并根据结果使用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压,或使用氨甲环酸氯化钠注射液控制出血。
家长应清除家中尖锐家具棱角,给幼儿佩戴防护头盔进行骑行等活动。伤后72小时内需持续监测,夜间可设置闹钟每3小时检查一次意识状态。恢复期可适量补充富含优质蛋白的鱼肉、鸡蛋等食物,促进组织修复。若伤口出现红肿渗液、幼儿持续拒食或发热,须复诊排除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