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后尿道瓣膜的术后如何护理?

小儿后尿道瓣膜术后护理需重点关注伤口清洁、排尿监测、饮食调整、活动限制和定期复查。术后护理不当可能影响恢复效果,需严格遵医嘱执行。
术后需保持会阴部伤口干燥,每日用温水轻柔清洗,避免使用刺激性洗剂。若使用导尿管,需定期消毒接口处,观察有无浑浊分泌物。出现红肿、渗液或发热时需及时就医。家长应帮助患儿更换透气棉质内裤,防止摩擦感染。
记录患儿排尿频率、尿量及尿液颜色,术后初期可能出现尿频或尿痛,属正常现象。若持续存在排尿困难、血尿或尿量骤减,需警惕尿道狭窄或感染。夜间可设置闹钟提醒排尿,避免膀胱过度充盈。
术后24小时内以流食为主,逐步过渡到低盐、高纤维饮食。每日饮水量1000-1500毫升,分次少量饮用。避免碳酸饮料及辛辣食物,可适量补充维生素C丰富的柑橘类水果,促进黏膜修复。
术后1周内避免剧烈跑跳、骑跨类运动,防止伤口撕裂。可进行散步等轻度活动,但单次不超过30分钟。洗澡时选择淋浴,禁止盆浴或游泳。家长需看护患儿避免抓挠伤口。
术后1周、1个月、3个月需复查尿流动力学及超声,评估尿道通畅度。长期随访中若出现尿线变细、夜间遗尿等症状需提前复诊。复查时应携带完整病历资料,包括手术记录和用药史。
术后护理期间需维持规律作息,保证充足睡眠有助于组织修复。饮食可增加优质蛋白如鱼肉、蛋类,但需控制动物内脏等高嘌呤食物摄入。避免长时间憋尿或久坐,培养定时排尿习惯。若患儿出现焦虑情绪,可通过绘本或游戏方式解释治疗过程,必要时寻求心理支持。所有护理操作前后需彻底洗手,降低感染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