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为什么人们拔罐不走罐

| 1人回答 | 43次阅读

问题描述:
为什么人们拔罐不走罐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书信
张书信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主任医师
拔罐不走罐的原因可能与操作难度、个人体质、治疗效果、安全性、文化习惯等因素有关。拔罐不走罐的方法有传统拔罐、走罐疗法、闪罐疗法、刺络拔罐、药罐疗法。
1、操作难度:走罐疗法需要在皮肤上涂抹润滑剂,通过滑动罐体产生负压,操作技术要求较高,容易因力度不当导致皮肤损伤。传统拔罐只需固定罐体,操作简单,适合大多数人使用。
2、个人体质:走罐疗法对皮肤的刺激较强,部分人群如皮肤敏感者、老年人、体弱者可能无法耐受。传统拔罐对皮肤刺激较小,适应性更广,适合不同体质人群使用。
3、治疗效果:走罐疗法通过滑动罐体刺激经络,疏通气血,适用于大面积肌肉酸痛、风湿痹痛等。传统拔罐通过固定罐体吸附局部,适用于局部疼痛、风寒感冒等,针对性更强。
4、安全性:走罐疗法在滑动过程中可能因操作不当导致皮肤破损、瘀血加重。传统拔罐相对安全,只需控制吸附时间和力度,不易造成额外损伤。
5、文化习惯:走罐疗法在部分地区或人群中普及度较低,传统拔罐更为常见,且操作简便,更易被大众接受。文化习惯的差异也影响了人们对走罐疗法的选择。
日常生活中,拔罐后应注意保暖,避免受风受寒,适当补充水分,促进血液循环。饮食上可多食用温补食物如红枣、桂圆,避免生冷寒凉食物。运动方面,拔罐后不宜立即进行剧烈运动,可进行轻度活动如散步、瑜伽,帮助身体恢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溃疡性结肠炎的治疗法

溃疡性结肠炎可通过药物治疗、饮食调节、心理支持、手术干预、生活方式调整等方式治疗。溃疡性结肠炎通常由免疫系统异常、遗传因素、肠道菌群失调、环境因素、心理压力等原因引起。 1、药物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药物治疗包括抗炎药物、免疫抑制剂和生物制剂。美沙拉嗪500mg片剂,每日3次常用于轻中度患者,糖皮质激素如泼尼松,每日20-40mg用于急性期控制症状,免疫抑制剂如硫唑嘌呤每日50-150mg用于维持缓解。生物制剂如英夫利昔单抗每公斤体重5mg,静脉注射适用于难治性病例。 2、饮食调节:饮食在溃疡性结肠炎管理中起重要作用。低纤维饮食可减少肠道刺激,避免高脂肪和高糖食物有助于减轻症状。建议多摄入富含Omega-3脂肪酸的食物如鱼类,以及易消化的食物如白米饭和煮熟的蔬菜。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也很重要。 3、心理支持:心理压力可能加重溃疡性结肠炎症状,心理支持是治疗的重要组成部分。认知行为疗法和放松训练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加入患者支持小组,与经历相似情况的人交流,可以提供情感支持和实用建议。 4、手术干预: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患者,手术可能是必要的选择。全结肠切除术可彻底治愈疾病,但需要永久性回肠造口。回肠肛门吻合术IPAA是另一种选择,可以保留肛门功能,但可能需要多次手术。 5、生活方式调整:规律的生活习惯有助于控制溃疡性结肠炎症状。保持适度运动如散步或游泳,可以改善肠道功能和整体健康。戒烟对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尤为重要,因为吸烟可能加重病情。保证充足的睡眠,减少压力,也有助于疾病管理。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应注意均衡饮食,避免刺激性食物,适量运动如瑜伽或步行,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定期进行医疗检查,及时调整治疗方案,以维持疾病稳定,提高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