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治疗脑出血的方法是什么

内科治疗脑出血的方法主要有控制血压、降低颅内压、止血治疗、预防并发症和营养支持。脑出血通常由高血压、脑血管畸形、凝血功能障碍等因素引起,需根据病情严重程度采取个体化治疗。
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常伴随血压急剧升高,需使用静脉降压药物如乌拉地尔注射液或尼卡地平注射液快速控制血压,避免血肿扩大。慢性期可口服氨氯地平片或缬沙坦胶囊维持血压稳定,目标值为收缩压低于140毫米汞柱。血压管理需持续监测,避免波动过大导致再出血或脑灌注不足。
脑出血后脑水肿可引起颅内压增高,需静脉滴注20%甘露醇注射液或甘油果糖氯化钠注射液脱水降颅压。严重者可交替使用呋塞米注射液增强脱水效果。治疗期间需监测电解质平衡,防止过度脱水导致肾功能损害。床头抬高30度有助于静脉回流,辅助降低颅内压。
针对凝血功能异常或使用抗凝药物导致的脑出血,需静脉输注凝血酶原复合物或新鲜冰冻血浆纠正凝血障碍。对血小板减少患者可补充人凝血因子VIII浓缩剂。自发性脑出血通常不推荐常规止血药物,除非存在明确凝血异常或活动性出血。
脑出血患者需预防深静脉血栓形成,病情稳定后可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进行抗凝预防。应激性溃疡防治需口服雷贝拉唑钠肠溶片或静脉滴注奥美拉唑钠。肺部感染需根据痰培养结果选择注射用头孢曲松钠等抗生素。癫痫发作时可静脉推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症状。
吞咽障碍患者需早期置入鼻胃管,给予肠内营养混悬液或短肽型肠内营养剂维持营养需求。血糖控制目标为8-10毫摩尔每升,可使用胰岛素注射液调控。贫血患者可补充多糖铁复合物胶囊,低蛋白血症者输注人血白蛋白。营养评估需每周进行,动态调整支持方案。
脑出血患者需绝对卧床休息2-4周,头部保持固定体位避免剧烈活动。康复期应在医生指导下逐步进行肢体功能锻炼,饮食以低盐、低脂、易消化为主,每日饮水量控制在1500-2000毫升。定期监测血压、血糖等指标,避免情绪激动和用力排便。出现头痛加重、意识改变等异常情况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