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眼性结膜炎会导致视力下降吗

沙眼性结膜炎可能导致视力下降,但多数情况下通过及时治疗可避免。沙眼性结膜炎是由沙眼衣原体感染引起的慢性传染性眼病,主要累及结膜和角膜,严重时可引发角膜混浊、瘢痕等并发症。
沙眼性结膜炎早期症状以眼部异物感、畏光、流泪为主,若未及时干预,反复感染可能引起结膜瘢痕形成。瘢痕收缩可导致倒睫或睑内翻,睫毛持续摩擦角膜,造成角膜上皮损伤。长期刺激可能进一步发展为角膜血管翳或溃疡,此时可能出现视物模糊。若角膜中央区受累形成瘢痕,则可能造成不可逆的视力损害。轻度角膜病变通常表现为暂时性视力波动,及时使用抗生素眼膏如红霉素眼膏、四环素眼膏控制感染后,视力多可恢复。
当沙眼进展至晚期,可能出现严重的角膜混浊或干燥症。角膜全层瘢痕会导致光线无法正常透过,此时即使通过手术如角膜移植也难以完全恢复视力。合并细菌性角膜炎时,可能加速视力恶化过程。部分患者因长期睑球粘连或泪液分泌减少,可能继发干眼症,进一步影响视觉质量。这类情况需联合使用人工泪液如玻璃酸钠滴眼液和抗炎药物如氟米龙滴眼液进行综合治疗。
预防沙眼性结膜炎引起的视力下降需注重早期规范治疗,急性期遵医嘱使用阿奇霉素片等全身抗生素。日常应保持眼部卫生,避免共用毛巾,接触眼部分泌物后及时洗手。出现持续眼红、视力变化时须立即就医,定期复查角膜状况。儿童患者家长需特别注意观察其揉眼频率,学校等集体环境需做好毛巾、脸盆的消毒隔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