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腱酸痛怎么去缓解

跟腱酸痛可通过休息制动、冷热敷交替、药物镇痛、物理治疗、拉伸训练等方式缓解。跟腱酸痛通常由运动损伤、肌腱炎、跟腱退变、足部结构异常、钙化性肌腱炎等原因引起。
急性期需立即停止跑跳等负重活动,使用弹性绷带或护踝限制跟腱过度牵拉。卧床时抬高患肢高于心脏水平,有助于减轻局部水肿。建议选择平底软底鞋,避免穿高跟鞋或硬底鞋加重跟腱负荷。日常行走时可借助拐杖分散足部压力,制动时间一般需要持续2-3周。
损伤48小时内每2小时冰敷15-20分钟,低温能收缩血管减轻炎症渗出。后期改用40℃左右热毛巾敷贴,促进血液循环加速组织修复。冷热交替敷贴时需用薄毛巾隔开皮肤,防止冻伤或烫伤。跟腱区域脂肪层较薄,热敷温度不宜超过45℃,单次持续时间控制在20分钟以内。
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释胶囊、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可缓解炎性疼痛,但胃肠不适者慎用。局部可涂抹氟比洛芬凝胶贴膏或酮洛芬凝胶,药物经皮吸收能减少全身副作用。跟腱周围封闭注射需谨慎,反复注射可能增加肌腱断裂风险。使用药物期间应监测肝肾功能,避免与其他抗凝药物联用。
超声波治疗通过机械振动促进跟腱微循环,每次治疗10-15分钟。冲击波治疗能刺激肌腱自我修复,适用于慢性肌腱钙化病例。低频脉冲电磁场可改善细胞代谢,通常需要连续治疗2-3个疗程。治疗期间配合踝关节被动活动度训练,防止关节僵硬等并发症。
恢复期进行跟腱渐进式牵拉,面向墙壁前弓步保持后腿伸直,每次维持30秒。足底滚压网球可放松足底筋膜,间接减轻跟腱张力。离心训练如台阶踮脚下降动作,能增强跟腱抗拉强度。训练前后需充分热身,出现疼痛应立即停止,避免引发跟腱完全断裂。
日常应控制体重减轻跟腱负荷,运动前做好15分钟动态热身。选择缓冲性能好的运动鞋,避免在过硬地面长时间奔跑。中老年人群可补充胶原蛋白肽营养剂,帮助维持肌腱弹性。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局部明显肿胀,需及时就医排除跟腱撕裂等严重损伤。恢复期可进行游泳、骑自行车等非负重运动维持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