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头周围长小疙瘩是什么原因

乳头周围长小疙瘩可能与蒙氏腺囊肿、毛囊炎、湿疹、过敏反应、乳腺导管扩张症等因素有关。这些情况通常表现为局部红肿、瘙痒、疼痛或分泌物异常,建议及时就医明确诊断。
蒙氏腺是乳晕部位的皮脂腺,当腺管堵塞时可能形成无痛性小疙瘩。多因局部清洁不足或内衣摩擦导致,通常无需特殊处理,若继发感染可表现为红肿热痛。医生可能建议热敷或使用莫匹罗星软膏等外用抗生素。
乳晕区毛囊细菌感染可形成红色丘疹,常见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多与出汗、刮毛或衣物刺激有关,表现为压痛性脓疱。可遵医嘱使用夫西地酸乳膏或复方多粘菌素B软膏,严重者需口服头孢呋辛酯片。
乳头湿疹常由过敏或机械刺激引发,表现为对称性丘疹伴渗出。接触化纤内衣、洗涤剂可能诱发,哺乳期女性更易发生。治疗需避免搔抓,使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乳膏配合氯雷他定片抗过敏。
局部接触香水、沐浴露等致敏物可能导致过敏性皮炎,出现密集小疙瘩伴剧烈瘙痒。需立即停用可疑致敏原,冷敷缓解症状,必要时口服盐酸西替利嗪片或外用糠酸莫米松凝胶。
乳腺导管阻塞继发炎症时,乳晕区可能出现质硬结节伴乳头溢液。好发于围绝经期女性,可能与吸烟或激素变化相关。需乳腺超声检查确诊,急性期可服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抗感染。
日常应选择纯棉透气内衣,避免过度清洁或使用碱性沐浴产品。哺乳期女性需注意正确衔乳姿势,每次哺乳后保持乳头干燥。若疙瘩持续增大、破溃或伴随血性分泌物,须立即至乳腺外科就诊排查乳腺Paget病等特殊情况。定期乳房自检有助于早期发现异常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