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脏肿瘤是什么病

肾脏肿瘤是指发生在肾脏组织的异常增生性疾病,主要包括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细胞癌、肾母细胞瘤等类型。肾脏肿瘤可能与遗传因素、长期吸烟、肥胖、高血压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血尿、腰部疼痛、腹部肿块等症状,可通过手术切除、靶向治疗、免疫治疗等方式干预。
肾血管平滑肌脂肪瘤是一种由血管、平滑肌和脂肪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可能与结节性硬化症等遗传疾病相关。患者可能出现腰部隐痛或无症状,肿瘤体积较大时可触及腹部包块。影像学检查显示肿瘤内脂肪成分是诊断关键,小肿瘤无需治疗,直径超过4厘米或有症状者需行肾部分切除术或动脉栓塞术。
肾细胞癌是最常见的肾脏恶性肿瘤,起源于肾小管上皮细胞,与VHL基因突变、长期吸烟等因素相关。典型三联征为血尿、腰痛和腹部肿块,部分患者伴有发热、体重下降等全身症状。根治性肾切除术是主要治疗手段,晚期患者可联合使用舒尼替尼胶囊、帕博利珠单抗注射液等靶向或免疫药物。
肾母细胞瘤好发于5岁以下儿童,属于胚胎性恶性肿瘤,与WT1基因缺失密切相关。患儿常表现为腹部无痛性肿块,可能伴有血尿、高血压等症状。治疗方案采用手术联合放化疗,常用药物包括放线菌素D注射液、长春新碱注射液等,早期治疗五年生存率较高。
肾脏转移性肿瘤多由肺癌、乳腺癌等远处恶性肿瘤转移所致,通常为多发病灶。临床表现与原发肿瘤相关,可能出现血尿、肾功能异常等。治疗以控制原发肿瘤为主,可酌情采用肾肿瘤射频消融或姑息性放疗,必要时使用顺铂注射液等化疗药物。
肾盂肿瘤起源于尿路上皮,多为移行细胞癌,与长期接触化工染料、慢性尿路感染有关。特征性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伴有输尿管梗阻症状。诊断依赖尿细胞学检查和输尿管镜活检,标准治疗是肾输尿管全长切除术,术后可灌注吡柔比星注射液预防复发。
发现血尿或腰部不适时应及时进行泌尿系统超声筛查,避免长期接触化学致癌物。术后患者需定期复查腹部CT监测复发,保持低盐低脂饮食,控制血压血糖在正常范围。适当进行散步、太极拳等低强度运动,避免剧烈活动导致剩余肾脏负担过重,肾功能异常者需限制高蛋白饮食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