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肌张力,如何进行肌张力检查

关键词: #肌张力
关键词: #肌张力
肌张力是指肌肉在静止松弛状态下的紧张度,是维持身体姿势和完成自主运动的基础。肌张力检查主要通过被动活动患者肢体观察阻力变化,常用方法包括改良Ashworth量表评估、姿势反射测试及关节活动度测量。
改良Ashworth量表是临床最常用的肌张力定量评估工具,将肌张力分为0-4级。0级代表肌张力正常无增高,4级表现为受累部位僵硬无法活动。检查时需被动活动患者肘关节或膝关节,感受阻力变化并对照分级标准。该方法适用于脑卒中后偏瘫、脑瘫等上运动神经元损伤患者的肌张力评估。
通过观察患者特定体位下的肌肉反应判断肌张力异常。如仰卧位时突然将头部转向一侧,正常应出现上下肢的对称性伸展反应。肌张力增高者会出现非对称性强直,肌张力低下者则反应微弱。该测试对婴幼儿发育评估及帕金森病肌强直诊断有重要价值。
使用量角器测量关节被动运动时的角度变化。肌张力增高表现为起始阻力大但突然减轻的折刀样强直,见于锥体系病变;铅管样强直则为持续均匀阻力,典型于锥体外系疾病。测量需在患者完全放松状态下重复进行3次取平均值。
主要用于下肢肌张力评估。检查者握住患者小腿突然下落,观察足部摆动幅度及次数。肌张力低下时摆动次数增多幅度增大,肌张力增高时摆动快速停止。小脑病变可出现钟摆样过度摆动,痉挛性瘫痪则表现为摆动受限。
通过手指触摸肌肉判断其硬度与弹性。正常肌肉触感柔软有弹性,肌张力增高时肌肉呈木板样坚硬,肌张力低下则表现为松软塌陷。触诊需对比双侧对称部位,配合肌肉收缩指令可鉴别真性肌张力异常与假性抵抗。
肌张力检查需在温暖环境中进行,避免寒冷或紧张导致的假性肌张力增高。发现异常应结合病史与神经系统查体,必要时进行肌电图或影像学检查。日常生活中可通过温水浴、关节活动训练维持正常肌张力,但病理状态需及时就医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