拇长伸肌腱损伤怎么治疗

关键词: #肌腱损伤
关键词: #肌腱损伤
拇长伸肌腱损伤可通过保守治疗、药物治疗、支具固定、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治疗。拇长伸肌腱损伤通常由外伤、慢性劳损、肌腱炎、类风湿关节炎、腱鞘囊肿等原因引起。
早期轻微的拇长伸肌腱损伤可通过制动休息缓解症状。减少拇指活动有助于减轻肌腱张力,避免进一步损伤。可配合冰敷减轻局部肿胀疼痛,每次冰敷15-20分钟,每日重复进行2-3次。损伤后48小时内避免热敷或按摩,防止加重出血和肿胀。
急性期疼痛明显时可遵医嘱使用非甾体抗炎药,如双氯芬酸钠缓释片、塞来昔布胶囊、洛索洛芬钠片等。若存在明显炎症反应,可能需要局部注射糖皮质激素如复方倍他米松注射液。肌腱修复期可配合使用促进肌腱愈合的药物,如胰激肽原酶肠溶片。
对于部分肌腱撕裂但无需手术的情况,可采用拇指人字支具或石膏固定4-6周。固定时应保持拇指掌指关节轻度背伸位,使肌腱处于放松状态。固定期间需定期复查,观察肌腱愈合情况并调整固定角度。拆除固定后需循序渐进进行功能锻炼。
急性期过后可采用超声波治疗、低频脉冲电刺激等物理疗法促进肌腱修复。恢复期可进行蜡疗、水疗等温热疗法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肌腱粘连时可配合手法松解治疗,但需由专业康复治疗师操作。物理治疗通常需要10-15次为一个疗程。
完全断裂或保守治疗无效的拇长伸肌腱损伤需手术修复。常见术式包括肌腱端端吻合术、肌腱移植术、肌腱转位术等。术后需固定4-6周,之后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渐进式功能训练。手术并发症可能包括肌腱粘连、关节僵硬等,需早期介入康复治疗。
拇长伸肌腱损伤后应避免提重物、拧毛巾等需要拇指用力的动作。恢复期可进行被动牵拉和主动活动度训练,但需在无痛范围内进行。饮食上可适当增加优质蛋白和维生素C摄入,有助于肌腱修复。若出现拇指活动障碍加重或持续疼痛,应及时复诊评估治疗效果。日常应注意避免重复性拇指动作,工作时可佩戴护具预防再次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