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性刺激吸入性肺炎怎么治疗

化学性刺激吸入性肺炎可通过避免刺激源、氧疗、支气管扩张剂、糖皮质激素、抗生素等方式治疗。化学性刺激吸入性肺炎通常由吸入有毒气体、化学粉尘、胃内容物反流等因素引起,表现为咳嗽、呼吸困难、胸痛等症状。
立即远离化学性刺激环境是治疗的首要措施。若为职业暴露需佩戴防护装备,家庭环境中需排查清洁剂、装修材料等潜在刺激物。脱离污染源后,用清水冲洗暴露的皮肤及眼部,减少残留化学物质对呼吸道的持续损伤。
低流量吸氧可改善因肺泡损伤导致的低氧血症,氧饱和度低于90%时需持续给氧。严重者可能需无创通气或机械通气支持,同时监测动脉血气分析。氧疗期间需保持呼吸道湿润,避免干燥气体加重气道炎症。
沙丁胺醇气雾剂或异丙托溴铵溶液雾化吸入可缓解支气管痉挛,改善通气功能。对于伴有喘息或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可遵医嘱联合使用氨茶碱注射液。使用后需观察心率变化,防止药物引起心动过速等不良反应。
甲泼尼龙琥珀酸钠注射液或吸入用布地奈德混悬液能减轻化学物质引发的肺部炎症反应。短期使用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减少肺水肿风险。长期吸入激素需注意口腔真菌感染,用药后应漱口。
继发细菌性感染时可使用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片、左氧氟沙星片或注射用头孢曲松钠。化学性肺炎本身无须抗生素治疗,仅在出现脓痰、发热等感染征象时使用。用药前需评估肝肾功能,避免药物蓄积。
患者康复期应保持居住环境通风,避免接触油烟、粉尘等刺激性物质。饮食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食物如鱼类、西蓝花,促进黏膜修复。恢复阶段可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每日2-3次,每次10分钟,帮助改善肺功能。若出现持续咳血、意识模糊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