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呕吐抽搐是怎么回事

小儿呕吐抽搐可能由高热惊厥、胃肠炎、脑膜炎、癫痫、低血糖等原因引起,可通过物理降温、补液治疗、抗感染治疗、抗癫痫治疗、血糖调节等方式干预。建议家长及时带孩子就医,明确病因后遵医嘱处理。
6个月至5岁儿童因体温骤升可能引发全身抽搐,多伴随呕吐。家长需立即让孩子侧卧防止窒息,用温水擦拭颈部、腋窝等部位物理降温。若持续5分钟未缓解或反复发作,需使用地西泮注射液控制惊厥。急性期后可配合布洛芬混悬液退热,并监测体温变化。
轮状病毒或细菌感染导致严重呕吐时,可能因电解质紊乱引发抽搐。表现为频繁水样便伴肌张力增高。需静脉补充氯化钠注射液纠正脱水,口服蒙脱石散保护肠黏膜。呕吐缓解后逐步喂食补盐液,避免进食油腻食物加重胃肠负担。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会出现喷射状呕吐、颈项强直及抽搐。腰穿检查可确诊,需紧急使用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抗感染,甘露醇注射液降低颅内压。若出现嗜睡或昏迷提示病情危重,可能需重症监护治疗。
原发性癫痫发作时常伴意识丧失和四肢强直,呕吐物易误吸。脑电图检查可明确类型,需长期规律服用左乙拉西坦口服溶液控制发作。发作期间应清除口腔异物,记录抽搐持续时间及表现供医生参考。
糖尿病患儿胰岛素过量或长时间未进食可能诱发低血糖抽搐,伴冷汗、面色苍白。需立即口服葡萄糖溶液,严重时静脉推注50%葡萄糖注射液。日常需定时监测血糖,随身携带糖果应急。
家长发现孩子呕吐抽搐时须保持镇定,移除周围危险物品,记录发作时间和症状特点。发作结束后及时就医检查血常规、电解质、脑脊液等指标。日常注意饮食卫生,避免过度疲劳,按时接种疫苗预防感染性疾病。有癫痫或代谢病家族史的儿童需定期专科随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