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有什么区别

胆囊结石和胆管结石的区别主要在于发生部位、成分构成、症状表现及并发症风险。胆囊结石位于胆囊内,多由胆固醇沉积形成;胆管结石可原发于胆管或由胆囊迁移而来,成分更复杂,易引发胆管炎或胰腺炎等严重并发症。
胆囊结石局限于胆囊内,是胆汁浓缩后形成的结晶沉积。胆管结石分为原发性与继发性,原发性结石直接形成于肝内或肝外胆管,继发性结石多由胆囊结石排入胆总管所致。胆总管结石可能堵塞胆汁排泄通道,导致梗阻性黄疸。
胆囊结石以胆固醇性结石为主,与高脂饮食、肥胖等因素相关。胆管结石常见胆色素结石或混合性结石,胆色素结石与溶血性疾病、胆道感染有关,混合性结石可能含钙盐沉积。胆管结石成分复杂性与细菌感染风险呈正相关。
胆囊结石常表现为右上腹隐痛或饱餐后胆绞痛,疼痛多持续数小时。胆管结石易引发阵发性剧烈腹痛伴寒战高热,若结石阻塞胆总管可出现陶土样便和皮肤巩膜黄染。胆管结石更易诱发急性化脓性胆管炎,需紧急处理。
胆囊结石首选超声检查,可见胆囊内强回声团伴声影。胆管结石需结合磁共振胰胆管造影或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能清晰显示胆管扩张及结石位置。血液检查中胆管结石患者胆红素和碱性磷酸酶升高更显著。
无症状胆囊结石可观察,反复发作需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管结石需通过内镜取石或手术解除梗阻,严重者需胆肠吻合术。胆管结石合并感染时需用头孢哌酮舒巴坦、甲硝唑等抗感染治疗,禁用单纯解痉药物掩盖病情。
日常需低脂饮食避免胆汁过饱和,规律进食减少胆囊淤积。胆管结石术后患者应定期复查肝功能,出现发热、黄疸需立即就医。两类结石患者均需控制体重,避免快速减重导致胆汁成分失衡,胆管结石高危人群需筛查溶血性疾病及寄生虫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