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预后好吗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预后与病情严重程度、治疗依从性及并发症控制情况密切相关,早期规范治疗可改善生活质量并延长生存期。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由慢性肺部疾病导致肺动脉高压,进而引发右心结构和功能改变的疾病。预后差异较大,轻度患者在积极控制原发病、规律使用支气管扩张剂和抗凝药物后,心肺功能可长期保持稳定,日常活动受限不明显。这类患者需坚持低流量吸氧,定期监测血气分析和超声心动图,多数能维持5-10年以上的生存期。关键要预防呼吸道感染,接种肺炎疫苗和流感疫苗,避免接触冷空气和粉尘等诱发因素。
晚期患者出现严重右心衰竭、顽固性水肿或反复肺性脑病时预后较差。合并多重耐药菌感染、肺动脉压力持续超过40mmHg或存在严重低氧血症者,1年生存率显著降低。部分患者需长期卧床,易发生深静脉血栓和压疮等并发症,此时以姑息治疗为主,重点控制呼吸困难症状,必要时使用利尿剂减轻心脏负荷,但整体治疗效果有限。
建议患者每3个月复查肺功能和心脏超声,严格戒烟并保持适度有氧运动。饮食需低盐高蛋白,限制每日液体摄入量。出现下肢水肿加重或意识改变时应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