胆囊炎和胆结石有什么区别

肝胆疾病编辑 医心科普
18次浏览

关键词: #胆囊炎 #胆结石

胆囊炎和胆结石是两种不同的胆道系统疾病,胆囊炎指胆囊的炎症反应,胆结石则是胆囊或胆管内形成的固体沉积物。胆囊炎可能由胆结石阻塞胆管引起,但两者在病因、症状及治疗上存在差异。

1、病因差异

胆囊炎多因胆结石阻塞胆囊管导致胆汁淤积和细菌感染,也可由胆囊缺血或化学刺激引发。胆结石的形成与胆汁成分失衡有关,如胆固醇过饱和、胆色素沉积或胆囊收缩功能异常。长期高脂饮食、肥胖糖尿病等因素可能增加胆结石风险,而胆囊炎常继发于结石梗阻或感染。

2、症状表现

胆囊炎典型表现为右上腹持续性疼痛,可向右肩背部放射,伴随发热、恶心呕吐,墨菲征阳性。胆结石患者可能长期无症状,或出现阵发性胆绞痛,疼痛常在进食油腻食物后发作,持续数小时缓解。若结石引发急性胆囊炎或胆管炎,则症状与胆囊炎重叠。

3、诊断方法

超声检查是诊断两者的首选,可显示胆囊壁增厚、结石影及胆管扩张。胆囊炎患者血液检查可见白细胞升高、C反应蛋白增高。胆结石合并胆管炎时可能出现肝功能异常。磁共振胰胆管成像或CT有助于评估复杂病例的胆道解剖结构。

4、治疗原则

无症状胆结石通常无须治疗,急性胆囊炎需禁食、静脉补液,使用注射用头孢哌酮钠舒巴坦钠等抗生素。反复发作的胆囊炎或症状性胆结石建议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胆总管结石可能需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取石。药物治疗如熊去氧胆酸胶囊仅适用于部分胆固醇性结石。

5、并发症风险

胆囊炎可能进展为胆囊穿孔、脓肿或败血症。胆结石移行至胆总管可引发梗阻性黄疸、急性胰腺炎。长期胆道梗阻可能导致胆汁性肝硬化。两类疾病均需警惕感染性休克等严重并发症,及时干预是关键。

预防胆囊疾病需保持规律饮食,避免高脂高胆固醇食物,控制体重适度运动。急性发作期应禁食油腻食物,慢性患者可少量多餐。术后患者需遵医嘱逐步恢复饮食,定期复查腹部超声。出现持续腹痛、黄疸或发热应及时就医,避免自行服用止痛药掩盖病情。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