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鉴别新生儿肺炎

新生儿肺炎可通过观察呼吸异常、体温变化、喂养困难、精神状态及肺部听诊等方式鉴别。新生儿肺炎可能由宫内感染、产时感染、产后感染、吸入异物或免疫功能低下等原因引起,需结合临床表现和医学检查确诊。
新生儿肺炎早期常表现为呼吸频率增快,每分钟超过60次,或出现呼吸暂停、呻吟样呼吸。部分患儿可见鼻翼扇动、胸骨上窝或肋间隙凹陷等呼吸困难体征。呼吸时可能伴随口唇青紫,尤其在哭闹或喂养时加重。家长需注意观察呼吸节律是否规律,有无喘息或呛咳声。
患儿可能出现发热或体温不升两种极端表现。感染性肺炎常见体温波动在37.5-38.5℃之间,严重感染时可达39℃以上。早产儿或体弱患儿更易出现体温低于36℃的异常情况。测量体温时应选择腋下或直肠测温,避免误差。
患病新生儿常有吸吮力减弱、拒奶、奶量下降等情况,喂奶时易出现呛咳或发绀。部分患儿会频繁吐奶,呕吐物可能带有黏液。长期摄入不足会导致尿量减少、体重不增,家长需记录每日哺乳量和排泄情况。
正常新生儿每日睡眠时间约16-20小时,但肺炎患儿可能出现异常嗜睡或烦躁哭闹。重症患儿表现为反应迟钝、肌张力低下、哭声微弱等抑制状态。若发现眼神呆滞、对刺激反应减弱等意识改变,需立即就医。
医生通过听诊器可闻及肺部湿啰音或哮鸣音,但部分新生儿肺炎早期听诊可能无异常。胸片检查可见斑片状阴影,血常规可能显示白细胞计数异常。呼吸道分泌物培养能明确病原体类型,帮助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
家长应保持室内空气流通,维持适宜温湿度,避免交叉感染。喂养时采取头高位,少量多次喂哺,注意奶瓶奶嘴消毒。密切监测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就诊。新生儿肺炎进展迅速,确诊后需住院治疗,医生可能根据病原学检查结果选择注射用青霉素钠、注射用头孢曲松钠或阿奇霉素干混悬剂等药物。恢复期需定期随访胸片,评估肺部炎症吸收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