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后腰疼怎么回事

内科编辑 医颗葡萄
36次浏览

关键词: #骨折 #腰疼

骨折后腰疼可能与骨折部位活动受限、局部炎症反应、神经压迫、肌肉代偿性劳损或继发腰椎病变等因素有关。骨折后长期卧床可能导致腰肌萎缩,而脊柱承重改变可能诱发腰椎间盘突出等继发问题。

1.活动受限

骨折后需固定患肢或限制活动,长期保持特定姿势会使腰部肌肉持续紧张。胸椎或骨盆骨折时,身体为减轻疼痛会不自主调整姿势,导致腰背部肌肉代偿性收缩,形成慢性劳损性疼痛。可通过热敷和轻柔按摩缓解,必要时使用氟比洛芬凝胶贴膏等外用药物。

2.炎症反应

骨折后局部组织释放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可能通过血液循环影响邻近腰部区域。严重创伤还可能引发全身性炎症反应,导致腰背部弥漫性酸痛。这种情况通常伴随骨折部位红肿热痛,可遵医嘱使用塞来昔布胶囊或洛索洛芬钠片控制炎症。

3.神经压迫

胸腰椎压缩性骨折可能直接压迫神经根,引起放射性腰痛。骨盆骨折后血肿形成也可能刺激腰骶神经丛。这类疼痛多呈刺痛或电击样,可能向下肢放射,需通过CT或MRI确诊。急性期可用甲钴胺片营养神经,严重者需手术减压。

4.肌肉劳损

使用拐杖或轮椅代偿时,腰部肌肉需额外发力维持平衡,易造成竖脊肌、腰方肌等过度使用。长期卧床还会导致核心肌群萎缩,起身活动时腰部稳定性下降。建议在康复师指导下进行桥式运动等腰部强化训练,配合盐酸乙哌立松片缓解肌痉挛。

5.继发病变

骨质疏松性骨折患者可能并发腰椎新发骨折,长期制动可能加速腰椎退变。部分患者会出现椎间盘源性疼痛或小关节紊乱,表现为晨起僵硬、活动后加重。需通过骨密度检查评估骨质疏松程度,严重者可考虑唑来膦酸注射液治疗。

骨折后腰疼患者应避免突然扭转腰部,睡眠时在膝下垫枕保持脊柱中立位。康复期逐步进行腰背肌等长收缩训练,补充钙剂和维生素D促进骨骼愈合。若疼痛持续超过2周或出现下肢麻木、大小便障碍等警示症状,需立即复查排除脊髓损伤等严重并发症。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