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气炎热,提醒:不想脑梗,宁可渴着,也别在3种情况下猛喝水

神经内科编辑 健康小灵通
9次浏览

关键词: #天气 #脑梗

天气一热,水杯就成了随身必备品。但你可能不知道,喝水这件小事,竟然藏着要命的学问!最近医院接诊的几例"水中毒"患者,都是因为没掌握正确饮水方式。别以为多喝水就健康,这三个时刻猛灌水,小心脑梗找上门!

一、运动后立即牛饮最危险

1、血管正在"过山车"

剧烈运动后血管扩张,此时大量冷水下肚会刺激血管急剧收缩。这种"冰火两重天"的状态,极易诱发血管痉挛。

2、电解质正在"大逃亡"

汗液带走的不仅是水分,还有钠、钾等电解质。此时光补水不补盐,可能引发低钠血症,出现头晕、呕吐等症状。

3、心脏负荷突然加重

快速摄入大量水分会增加血容量,给刚运动完的心脏带来额外负担。建议运动后先休息10分钟,再小口喝淡盐水。

二、睡前大量饮水埋隐患

1、夜间血液变"浓汤"

睡眠时新陈代谢减慢,水分滞留体内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临床数据显示,凌晨4-6点是脑梗高发时段。

2、肾脏开启"加班模式"

平躺时肾脏血流增加,过量饮水会迫使肾脏整夜工作。长期如此可能影响肾功能,还会导致晨起面部浮肿。

3、睡眠质量打折扣

频繁起夜打断睡眠周期,深睡眠时间减少。建议睡前1小时饮水不超过200ml,可含一口水润喉。

三、餐中狂饮影响消化

1、胃酸被"稀释"

食物消化需要足够胃酸浓度,边吃边喝会冲淡胃液。特别是火锅配冰饮,会使胃部温度骤降5℃以上。

2、消化酶"罢工"

大量液体进入胃部会降低酶活性,延长食物滞留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有人饭后喝水反而更易胃胀。

3、血糖波动加剧

水分加速胃排空,可能导致碳水化合物过快吸收。糖尿病患者尤其要注意避免这种"隐形升糖"操作。

四、科学饮水记住这几点

1、少量多次是王道

每次饮水量控制在150-200ml,相当于普通水杯的三分之一。每小时不超过800ml。

2、水温接近体温

避免冰镇饮品,温水更能被人体快速吸收。35-40℃的水对胃肠最友好。

3、观察尿液颜色

淡柠檬色是理想状态,透明无色可能饮水过量,深黄色则需要补水。

4、特殊人群要当心

高血压患者避免快速摄入大量水分,肾病患者需遵医嘱控制饮水量。

下次口渴时别急着吨吨吨,先看看是否踩中这三个雷区。记住,喝水不是越多越好,而是越对越好。掌握这些喝水秘诀,让每一口水都喝出健康价值!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