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来越多的人糖尿病去世!医生含泪劝告:这4件事,再爱也要改掉

内分泌科编辑 健康科普君
10次浏览

关键词: #糖尿病

糖尿病这个"甜蜜的杀手"正在悄悄夺走越来越多人的生命!别以为它离你很远,最新数据显示每10个成年人中就有1个糖尿病患者。更可怕的是,很多人根本不知道自己已经站在了悬崖边上。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那些容易被忽视的"甜蜜陷阱"。

一、4个必须改掉的生活习惯

1、把饮料当水喝

含糖饮料是血糖的隐形炸.弹,一罐可乐的含糖量相当于10块方糖。更可怕的是"无糖"饮料中的代糖,同样会扰乱胰岛素分泌。建议随身携带水杯,养成喝白开水的习惯。

2、久坐不动

连续坐着超过1小时,肌肉葡萄糖的摄取能力就会下降。建议每30分钟站起来活动2分钟,简单的伸展运动就能改善血糖代谢。

3、熬夜成瘾

睡眠不足6小时的人,胰岛素敏感性会下降40%。23点前入睡最理想,睡前1小时避免使用电子设备。

4、情绪管理失控

长期处于高压状态会持续刺激升糖激素分泌。每天花10分钟做深呼吸练习,或者培养一个放松身心的爱好。

二、容易被忽视的早期信号

1、异常口渴和尿频

血糖升高会导致渗透性利尿,出现"喝得多尿得多"的循环。

2、伤口愈合缓慢

高血糖环境会影响白细胞功能,小小伤口可能迟迟不好。

3、视力模糊

血糖波动会引起晶状体肿胀,造成暂时性视力变化。

4、手脚麻木

长期高血糖会损伤周围神经,出现蚁走感或刺痛。

三、科学控糖的3个关键点

1、饮食讲究顺序

先吃蔬菜,再吃蛋白质,最后吃主食。这样能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吸收速度。

2、运动要选对时间

餐后1小时是运动的黄金期,快走20分钟就能有效降低餐后血糖峰值。

3、监测要全面

不要只盯着空腹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同样重要。

四、必须打破的3个认知误区

1、"瘦子不会得糖尿病"

遗传因素和内脏脂肪超标都可能让瘦人患病,不能以胖瘦论风险。

2、"血糖高一点没关系"

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长期偏高也会损伤血管和神经。

3、"吃药就不用控制饮食"

药物不能抵消不良生活习惯的影响,饮食运动永远是基础。

预防糖尿病不是老年人的专利,年轻人更要警惕。从今天开始,把办公室的零食换成坚果,用爬楼梯代替电梯,晚上提前半小时关掉手机。记住,控糖不是剥夺生活的乐趣,而是为了更长久地享受美好人生。你的每一个小改变,都在为健康加分!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