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病毒性腹泻饮食上注意什么

关键词: #腹泻
关键词: #腹泻
轮状病毒性腹泻患者饮食需注意补充水分、选择易消化食物、避免高糖高脂及刺激性食物。轮状病毒性腹泻是由轮状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胃肠炎,主要表现为水样腹泻、呕吐、发热等症状,婴幼儿及免疫力低下者易感。
腹泻会导致体内水分和电解质大量流失,需少量多次补充口服补液盐或淡盐水。可饮用米汤、苹果汁稀释液等,避免含糖饮料加重渗透性腹泻。若出现尿量减少、口唇干燥等脱水症状,应及时就医静脉补液。
发病初期可选择米粥、面条、馒头等低渣碳水化合物,逐步添加蒸蛋羹、土豆泥等低纤维食物。母乳喂养婴儿应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者可暂时改用无乳糖配方。恢复期可进食香蕉、苹果泥等含果胶食物帮助止泻。
糖果、含糖饮料等高渗透压食物会加重肠液分泌。乳糖不耐受者需回避牛奶及乳制品,待肠黏膜修复后再逐步引入。含山梨醇的口香糖、无糖食品也需限制,以免诱发渗透性腹泻。
油炸食品、肥肉等脂肪含量高的食物会延缓胃排空,增加肠道负担。烹调宜采用蒸煮方式,避免使用动物油。坚果、巧克力等零食在腹泻期间也应暂停食用。
辣椒、咖啡、酒精等会刺激胃肠黏膜,加重炎症反应。生冷食物可能引发肠痉挛,建议所有食材加热至完全熟透。粗纤维蔬菜如芹菜、韭菜等需待大便成形后再逐渐添加。
轮状病毒性腹泻期间应保证充足休息,餐具需煮沸消毒,如厕后彻底洗手。恢复期可适量补充益生菌制剂调节肠道菌群,但避免与抗生素同服。若腹泻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持续高热、精神萎靡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并发症。婴幼儿患者家长需密切观察尿布湿度、囟门凹陷等脱水体征,必要时住院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