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磁能查出脑肿瘤吗

核磁共振成像一般能查出脑肿瘤,是诊断脑肿瘤的重要检查手段之一。核磁共振成像对脑组织的分辨率较高,能够清晰显示肿瘤的位置、大小、形态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尤其对软组织的对比度分辨能力优于其他影像学检查。
核磁共振成像通过磁场和射频脉冲生成脑部详细图像,可检测直径较小的肿瘤,并能区分肿瘤与周围水肿组织。对于大多数原发性或转移性脑肿瘤,核磁共振成像可提供包括肿瘤血供情况、是否侵犯周围血管等重要信息。增强扫描时注射对比剂能进一步提高肿瘤边界的辨识度,帮助判断肿瘤性质。部分特殊序列如弥散加权成像、磁共振波谱分析还能辅助鉴别肿瘤良恶性。
少数情况下,某些低级别胶质瘤或微小转移灶在普通核磁共振成像中可能显示不典型,需结合增强扫描或其他影像学检查综合判断。极少数钙化明显的肿瘤在核磁共振成像中信号特征不典型,可能需联合CT检查明确诊断。对于位于颅底或垂体区的微小肿瘤,高场强核磁共振成像的检出率更高。
若怀疑脑肿瘤,除核磁共振成像外,医生可能根据病情建议进行CT、PET-CT或脑脊液检查等辅助诊断。确诊仍需结合临床表现、影像学特征及病理检查结果。日常出现持续头痛、视力变化、肢体无力等症状时应及时就医,避免延误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