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增强造影剂过敏怎么办

关键词: #过敏
关键词: #过敏
CT增强造影剂过敏可通过立即停止检查、抗过敏治疗、密切监测生命体征、补液支持和必要时使用肾上腺素等方式处理。造影剂过敏通常由碘过敏史、肾功能不全、哮喘病史、药物过敏反应或特异性体质等原因引起。
发现过敏反应时应即刻终止造影剂注射。操作人员需关闭高压注射器,保留静脉通路以便抢救。过敏反应多发生在注射后1-3分钟内,表现为皮肤潮红、瘙痒或荨麻疹等轻度症状,严重者可出现喉头水肿或过敏性休克。此时需快速移除患者身上所有金属物品,避免影响后续抢救设备使用。
轻度过敏可遵医嘱使用地塞米松磷酸钠注射液抗炎,联合盐酸苯海拉明注射液阻断组胺受体。中重度反应需静脉推注葡萄糖酸钙注射液缓解血管神经性水肿。这三种药物能有效控制过敏反应进程,但须注意苯海拉明可能引起嗜睡等副作用,用药后需保持卧床休息。
持续监测血压、心率和血氧饱和度至少2小时。严重过敏会导致血压骤降至90/60毫米汞柱以下,血氧饱和度低于92%提示呼吸道梗阻风险。心电监护能早期发现过敏性休克相关的心律失常,如窦性心动过速或室性早搏。
建立双静脉通道快速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维持有效循环血量。过敏反应引起的血管通透性增加可导致体液外渗,成人每小时尿量少于30毫升提示肾灌注不足。对于既往有心力衰竭病史者,需控制输液速度在每分钟40-60滴。
出现声嘶、喘鸣或意识障碍时,立即肌肉注射肾上腺素注射液。该药通过收缩血管平滑肌缓解支气管痉挛,标准剂量为0.3-0.5毫克。给药后可能出现心悸和震颤等反应,需备好气管插管设备防止呼吸道完全阻塞。
进行CT增强检查前应详细询问过敏史,有高危因素者可在检查前12小时口服泼尼松片预防过敏。检查后留观30分钟,出现皮肤红斑或眼睑水肿等迟发反应需及时就医。日常避免接触含碘食物如海带,过敏体质患者建议选择磁共振等无造影剂检查方式。随身携带医疗警示手环注明造影剂过敏信息,便于紧急情况下快速救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