肱骨内髁骨折可以分为哪些类型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肱骨内髁骨折可分为无移位型、部分移位型和完全移位型三种类型。肱骨内髁骨折通常由直接暴力或跌倒时手部撑地导致,可能伴随肘关节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需通过X线或CT明确分型。
无移位型骨折指骨折线清晰但骨块未发生明显位移,关节面保持完整。此类骨折多因轻度外力作用引起,患者可能仅感肘内侧轻微疼痛,局部压痛明显但肘关节稳定性尚可。治疗上通常采用石膏固定3-4周,期间需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避免过早负重活动。
部分移位型表现为骨折块有位移但未完全分离,关节面出现台阶样改变。常见于中等强度外伤,肘关节内侧可见明显肿胀及皮下淤血,屈伸活动时疼痛加剧。需在麻醉下行闭合复位,成功后用石膏托固定4-6周。若复位失败或存在关节面不平整,则需考虑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完全移位型骨折块完全分离并旋转,肘关节稳定性丧失。多由高能量损伤导致,可能合并尺神经损伤,表现为小指麻木或爪形手畸形。此类骨折必须手术干预,常用克氏针或微型钢板固定,术后需配合康复训练恢复关节功能。延迟治疗可能导致创伤性关节炎等并发症。
肱骨内髁骨折患者应保持患肢抬高以减轻肿胀,固定期间可进行手指屈伸锻炼防止僵硬。拆除外固定后需在康复师指导下逐步进行肘关节屈伸、旋转训练,避免暴力牵拉。日常饮食注意补充富含钙质的乳制品、豆制品及深绿色蔬菜,促进骨骼愈合。若出现固定松动、持续疼痛或感觉异常应及时复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