髋部骨折有什么危害

关键词: #骨折
关键词: #骨折
髋部骨折可能导致长期卧床、肺炎、深静脉血栓、压疮、泌尿系统感染等并发症,严重时可危及生命。髋部骨折的危害主要有活动能力下降、生活质量降低、心理障碍、并发症风险增加、死亡率升高等。
髋部骨折后患者常需长期卧床或使用助行器,关节活动范围受限,肌肉萎缩概率高。骨折愈合过程中可能出现畸形愈合或骨不连,导致患肢缩短或旋转畸形。康复期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渐进式负重训练,可配合使用骨肽注射液、鹿瓜多肽注射液等促进骨愈合药物。
髋部骨折后日常生活自理能力显著下降,如穿衣、如厕等基本活动需要他人协助。超过半数患者无法恢复至骨折前活动水平,部分需要长期依赖轮椅。建议使用防跌倒设施改造居家环境,必要时可遵医嘱使用盐酸曲马多缓释片缓解疼痛。
活动受限易引发焦虑抑郁情绪,约三成患者出现创伤后应激障碍。社会角色转变带来的心理落差可能持续数月,老年患者更易产生无用感。心理疏导应贯穿康复全程,严重时可配合草酸艾司西酞普兰片等抗抑郁药物干预。
卧床相关并发症包括坠积性肺炎、下肢深静脉血栓、尿路感染和压疮。其中静脉血栓栓塞发生率可达50%,可能引发肺栓塞。预防性使用低分子肝素钙注射液可降低血栓风险,同时需定期翻身拍背预防压疮。
老年髋部骨折后1年内死亡率可达20%,主要死因为肺部感染和多器官衰竭。合并心血管疾病或糖尿病患者预后更差,术前应全面评估手术风险。术后需加强营养支持,可配合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补充蛋白质。
髋部骨折后应尽早进行手术治疗,术后第2天即可开始床上康复训练。饮食需保证每日优质蛋白摄入量,适量补充维生素D和钙剂。康复期建议使用助行器辅助活动,定期复查X线观察骨折愈合情况。家属需关注患者情绪变化,预防跌倒再次发生,出现发热、下肢肿胀等异常症状应及时就医。